近日,《生态文明研究》(原《城市与环境研究》)刊发北京林业大学校长安黎哲教授署名文章《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积极构建中国自主生态文明知识体系》。
文章全文如下:
一、生态文明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指出:“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党的二十大进一步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提出,首先是对传统粗放发展模式的扬弃。中国是一个拥有14亿多人口的发展中大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我们充分汲取工业文明国家,也包括我国现代化进程中在生态环境方面的经验教训,更加注重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最大限度地降低发展的自然生态代价。我们既强调坚持发展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同时也深刻地认识到,必须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之路,粗放扩张、破坏环境、人与自然关系失衡的老路不能再走,也走不通。基于此,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我们党又明确提出要坚持把高质量发展作为新时代的硬道理。
从实践来看,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根本遵循,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加大力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解决生态环境问题,既使我国的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同时,从经济实力看,我国经济总量持续突破100万亿元大关,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连续两年超过1万美元。这也就是说,我们的发展是在摒弃了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老路、稳步开辟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道路下完成的。绿色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底色,中国式现代化离不开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与中国的高质量发展,相互促进、互为提升。中国人民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领导下,统筹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坚持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循环发展,坚持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各个方面、各个领域的高质量发展。
二、中国的生态文明具有世界意义,开辟了人类文明新形态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人类社会的发展史,也是一部人与自然的关系史。在人类发展史上特别是工业化进程中,曾发生过大量破坏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事件,酿成了惨痛教训。如作为西亚最早文明的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就因生态系统性破坏而陨落。以母亲河黄河为例,黄河流域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30%以上,地区生产总值约占全国1/4,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安全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千百年来,奔腾不息的黄河同长江一起,哺育着中华民族,孕育了中华文明。以百折不挠的磅礴气势塑造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品格,是中华民族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根基。从全球范围看,人类文明兴衰确与自然环境变迁有着惊人的内在逻辑一致性。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越来越成为维系人类命运共同体、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重要推动力。中国积极履行应尽的国际义务,为应对气候变化作出了重要贡献;深入开展生态文明领域国际交流合作,推动成果分享,在携手应对能源资源安全和重大自然灾害等方面的成就令全球瞩目。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显著下降;清洁能源、防灾减灾、生态保护、气候适应型农业、低碳智慧型城市建设等领域的国际合作持续推进。从近年全球各种应对气候变化活动来看,中国在支持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推动全球气候谈判、动员全球坚定不移落实可持续发展议程、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文明建设之路上,一直是忠实履行者和重要贡献者,目前正越来越成为积极引领者。
放眼全球,建设生态文明早已成为世界潮流,人心所向,大势所趋,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类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生态文明是工业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要求。”生态文明是相较于工业文明更高级别的文明形态,符合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规律。然而从现实看,西方发达国家总喜欢在意识形态领域戴着有色眼镜看问题。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一个显著的标志是,形成具有普遍适用性、最大包容性的价值体系和国际话语体系,并能为世界所接受、所认同,从而引领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中国的生态文明无疑具有这个良好属性。由中国明确倡导并大力实践的生态文明理念及其发展道路,在本质上是对传统工业文明的扬弃,为世界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发展转型明确了方向,探明了路径。也因此,中国开创、倡导的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和伟大实践,在整体上必然促进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发展和完善。
三、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根本遵循,构建中国自主生态文明知识体系
早在2016年5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就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明确提出了“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重大论断和战略任务,强调着力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在指导思想、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等方面充分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在这次讲话中强调指出,“‘生态’是博大精深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和知识体系的组成部分;是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建设和发展的继承性和民族性的体现。”
马克思主义认为:第一,人靠自然界生活,自然界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马克思指出:“自然界,就它自身不是人的身体而言,是人的无机的身体。人靠自然界生活。这就是说,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处于持续不断地交互作用过程的、人的身体。”第二,自然是生命之母,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善待自然,自然也会馈赠人类。马克思认为,自然界可以分为“自在自然”和“人化自然”,社会生产实践是人与自然联系的中介,既不断推动“自在自然”向“人化自然”转变,又是实现人与自然关系协调统一的有效形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等,可以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可以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启示,也可以为道德建设提供有益启发。”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等古代生态智慧,在今天仍然启示我们,每一个生命个体都可以通过自身德性修养、践履而上契天道,进而实现“上下与天地合流”或“与天地合其德”;人类群体都要实现与自然和谐共处,人类要顺天、应天、法天、效天,最终参天。
现在,我们党提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简称“两个结合”)战略性思想。也就是说,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本身就是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关系思想和中华传统文化特别是生态文化相结合的典范。在这个意义上,加快构建中国生态文明自主知识体系,首先要将习近平总书记哲学社会科学5·17讲话的精神吃透,以对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的研究精神,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根本遵循,持续推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建设。北京林业大学等高等院校,要主动推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高等教育体系建设。此为其一。
其二,必须善于在把握好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内在逻辑中构建中国自主生态文明知识体系。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建设生态文明需要准确把握滋养中国人的文化土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当中蕴含的生态哲学和生态伦理是我们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相通之“道”。这种相融相通性,揭示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特别是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关系思想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别是生态文化相结合是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历史性、转折性、根本性伟大成就的原因所在。因此,中国倡导的生态文明,传承中华文化和文明的命脉,必须牢牢扎根优秀深厚的中华文化土壤中,走传统与现代相统一之路,更好坚持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内在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的融会贯通。这也正如习近平总书记2022年4月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所强调的,“要以中国为观照、以时代为观照”,努力“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
其三,构建中国自主生态文明知识体系要面向全球,要有对西方工业文明范式下生态话语的扬弃精神。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国共产党首倡的对人类文明创造性的、历史性的贡献,是人类社会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地球命运共同体的共同财富。当前,西方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中的“生态”要素散见于生态伦理、可持续发展、生态经济、绿色低碳等领域,被肢解、碎片化,并未形成独立的成体系的哲学社会科学的主体内容。因此,我们要从理论高度和战略高度,更加重视新时代生态文明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建设,逐步倡导、建立和形成自己完整科学的自主生态文明知识体系,而且是面向全球的中国自主生态文明知识体系。第一步,建议构建以生态产品为基石范畴,以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等为核心的生态经济范畴体系。
当今时代,尽管率先实现工业化的西方发达国家的生态环境整体改善,但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锐减、淡水资源短缺等仍是全人类必须共同面对的环境问题,我们无比深刻地体会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任务的紧迫性。与此同时,也必须十分清醒地看到,就生态文明建设、国际话语体系建设本身而言,我国在国际上的声音还比较小,发展的空间还很大。中国社会科学院、高等院校的生态文明研究智库,要加强合作,不断加强协同创新,推进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体系化、学理化研究,拿出好成果,发出好声音,敢于和善于讲好生态文明建设的中国故事,为推动全球发展的绿色转型发挥国家智库的应有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