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学院新闻 >> 构建交互式多空间混合教学模式 ——研究生“话语分析和商务英语研究”在线授课有感

构建交互式多空间混合教学模式 ——研究生“话语分析和商务英语研究”在线授课有感
作者:李欣 发表日期:2020-03-26 浏览次数:

突如其来的疫情,给我们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带来一场前所未有的“大考”。教育部马上做出2020年春季延期开学以及“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的决定,并印发了《关于在疫情防控期间做好普通高等学校在线教学组织与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要求要保证在线学习与线下课堂教学质量“实质等效”。面对疫情,面对全新挑战,我们全校上下也迅速行动起来,在研究生院的统一部署下,院里首先组织担任研究生课程的老师们制定1-4周授课计划,学校、学院纷纷组织使用雨课堂、腾讯课堂等多个教学直播软件和平台的各种形式的培训,做好充分的前期准备。

对我个人而言,同大部分老师一样,也是在线直播“小白”,之前从未尝试过,开始内心也充满了小小的惶恐和焦虑,在线课怎么上心里没底儿。但同时,线上线下混合课早已是高校课程改革的大趋势,因此内心也充满了小期待。接到任务后,我一直在思索的倒不是技术上如何尽快上手(在学校、学院的多重举措和个人努力下技术问题也确实很快迎刃而解),而更多的还是课程内容设计和教学实施方面,自己担任的这门《话语分析和商务英语研究》该如何在前两轮上课积累的经验和总结的问题基础上,在直播课之前做好完善的顶层设计,避“在线课”之短,扬“在线课”之长,确保在线学习与线下课堂教学“实质等效”。

这门课有两个突出特点:跨学科和理论性强。话语分析涉及系统功能语言学、批判话语分析、多模态话语分析、语类分析、应用语言学、语用学、ESP、语料库语言学等多个不同的学科视角,每个学科都有其相对独立的理论基础和话语分析研究方法,需要学生研读大量文献。但是文献的输入不是最终目的,此课程旨在通过相关理论学习和文献阅读,帮助学生提高科研写作能力,能从所学内容中挖掘自己感兴趣的选题,为小论文写作和毕业论文设计奠定基础。为此,结合线上教学模式,我将课程总体规划为三个“结合”:线上线下相结合、课内课外相结合、文献输入和产出导向相结合,利用微信群、企业微信和雨课堂构建交互式多空间的混合教学模式。互动交流是课堂教学话语的核心要素,是教学最佳的话语模式,而互动交流恰恰也是在线课程的短板。因此,增强课堂教学的交互性和参与度是我在线教学的着眼点,具体做法如下:

一、微信群、企业微信和雨课堂优势互补,多空间联动

微信群主要发布通知、布置作业、传送PPT课件、文献、慕课链接和其他推荐辅助学习资料;雨课堂进行弹幕互动、互动答题获取答题数据,实现智慧教学;企业微信主要用于在线直播授课内容,中间会根据教学需要播放教学视频,实现多模态教学,消除教师“一言堂”的乏味、学生容易走神等弊端,增强学生学习动力和体验感,同时企业微信直播功能里学生也可以连麦“露脸”回答问题,提高学生课堂教学参与度。



二、布置课下作业,PPT多模态呈现阅读文献笔记,实现课内外联动



每个章节涉及的重点文献都会布置学生以PPT的形式完成阅读笔记的课后作业,学生对待作业态度非常认真,而且学生作业每每都有小惊喜,用思维导图、图表等可视化手段多模态呈现相对抽象、理论性的文献内容。学生带着阅读中的问题听课,老师对作业进行点评、讲析,课堂内外延申,课上课下交互联动。

三、分学习小组,布置交互式课堂口头展示任务,实现文献输入到产出导向的转化

为进一步提高交流互动,将11名研究生分成四个学习小组,每组选择一篇重点文献进行课堂口头展示(待开学复课后),明确要求学生课下充分互动,课上要打破以往一组“主讲”,其余同学“主听”的模式,每组采取“交互论坛式”呈现,要以问题为导向,设计展示方式与观众充分互动,调动观众深度参与讨论文献的研究问题、研究方法、研究发现和写作手法等内容,并一起思考如何选定研究话题、设计自己的未来毕业论文。该项活动旨在引导学生从文献输入有意识地过渡到科研论文写作的“输出端”,发挥本课程的最大“效用”。

以上仅仅是自己研究生在线课程教学模式的初步思考和探索,随着课程推进还需要进一步了解学生的反馈,并结合专家、同行的先进经验,不断改进在线课程教学质量和效果,正像清华大学于歆杰教授所说的,努力做到“成效为道,数据为器;交互为体,直播为用”。“布谷飞飞劝早耕,舂锄扑扑趁春晴。”尽管疫情还没有完全结束,但是我们依然步入了生机勃勃的春天,我们的课堂教学也迎来了新的契机:我们要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更新教育理念,发挥在线直播教学平台的优势,构建交互式多空间混合教学模式,将课堂教学改革落在实处。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