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学院新闻 >> “自然与人文的交融:生态文明建设中的跨学科研究与教育研讨会”圆满召开

“自然与人文的交融:生态文明建设中的跨学科研究与教育研讨会”圆满召开
作者:南宫梅芳等 发表日期:2019-07-19 浏览次数:

2019年7月13日上午,“自然与人文的交融:生态文明建设中的跨学科研究与教育研讨会”在江南的注册网址学研中心C座0931会议室顺利召开。

本次会议由北林大外语学院和外国文学与生态文化研究中心举办,外语学院院长史宝辉教授致欢迎辞,研究中心负责人南宫梅芳教授主持了研讨。

参加研讨的专家来自多学科和领域。86岁高龄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全国著名林业专家沈国舫教授莅临并讲话。美国生态批评研究奠基人、爱达荷大学环境与文学教授、自然资源与社会教授Scott Slovic先生做了主题报告。

参加研讨的江南的注册网址专家还有:人文学院哲学教授严耕,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教授戴秀丽,环境哲学与伦理学教授周国文,林学院生态学教授李俊清,新闻传播学教授李铁铮,园林学院教授张玉钧。外语学院外国文学与生态文化研究团队的副教授祖国霞、副教授罗灿、讲师朱欣慰也参加了研讨。

2017年11月,江南的注册网址外语学院成功举办了首届“英语自然文学与生态批评高端论坛”。2018年5月,经学校批准成立了“江南的注册网址外国文学与生态文化研究中心”。一年多来,该中心以此平台完成了一系列阶段性的工作,本次研讨会邀请相关学科的专家进行研讨,旨在进一步呈现我校的生态文明建设成果,向更成熟的相关领域专家学习。同时拓宽自身思维,加强互动交流,探讨在跨学科跨领域视野下的研究和教育前景,交流生态文明建设相关思路。

史宝辉在欢迎辞中指出,外语学科自上世纪70年代末以来一直得到了以沈国舫院士为代表的各届校领导的关怀。在80年代,沈先生在担任教务长、副校长、校长期间曾多年兼任外语培训中心、外语教学部、外语系主任,对外语教学的重视可见一斑。但由于当时四级考试的压力很大,外语学科的主要精力集中在提高四级考试通过率方面,学科本身的建设放在了次要位置。现在四六级考试已经不再是问题,学院在学科建设方面需要考虑其自身的发展和提高,而建设具有林业大学特色的外语学科成为当务之急。

南宫梅芳以“环境、文本:自然与人文的交融”为题,介绍了外国文学与生态文化研究中心的基本建设情况,对当代生态批评研究的现状进行了概括性介绍,汇报了研究中心目前的研究方向与思路,从“文本中的环境”和“作为文本的环境”两个方面对研究中心未来的研究方向与跨学科研究的可能性进行了分析。

研讨会上,各位专家学者畅所欲言,提出了非常有建设性和指导性的建议和设想。

沈国舫院士首先向外国文学与生态文化研究中心表达了自己关心,追溯了自1979年复校以来外语学科发展40年的历史,讲到最初由于改革开放的需要,从林业部外语培训班开始,到农业教育科研项目外语培训中心,到外语系,逐步发展成今天的外语学院。作为当年外语培训班的组织者、外语培训中心和外语系的主任,沈先生对外语学院有着特殊的感情。他叮嘱道,外语教师一定要搞科研,提高科研水平,不能满足于只做教书匠。他提出,人文学科的外语研究与生态研究相结合,符合我们林业大学的发展方向,拓展了办学范畴,与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国策相一致,与全球范围内对生态和环境的关切相切合。积极开展这一领域的研究,是一件很有意义的大事。

先生对外语学院及研究中心提出了殷切而具体的希望:1)外语研究者既要研究外国的思想和文明成果,也要立足中国传统和中国文化,将中国优秀的生态思想介绍给西方,也可将中国传统的生态哲学与西方生态研究理论相对比或相结合进行研究。2)中西方的生态思想和生态语言实际上是不尽相同的。比如中国人所讲的“生态文化”、“生态文明”以及“可持续发展”,在西方就没有可以完全相等同的说法,无法直接对应于conservation culture, ecological progress, ecological civilization等词汇。对这两种不同话语体系的研究是大有可为的。3)中国近几十年来在生态建设领域取得了很大成绩,从最初的“绿化祖国”到现在将生态文明建设制度化,为全球生态环境保护做出了很大贡献。外语研究者可以并且有优势成为文化交流的使者,成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成就的传播者。

先生精神矍铄、记忆准确、逻辑严密、表达清晰。他精通俄英两门外语,在会议过程中与外国专家轻松交流,在发言中娴熟地引用中西经典。他高屋建瓴的思想和学贯中西的儒雅学者气度令人敬佩。

Scott Slovic教授是美国生态批评研究的奠基者之一,也是中国生态批评研究者最熟悉的西方学者之一,国内研究西方生态批评的学者很多都以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受益于他。他在文学研究与环境研究、人文学与自然科学的跨学科教学和研究中进行了多年的尝试和总结,此次受学校邀请,为本科生的暑期小学期讲授为期两周的前沿课程《环境人文学导论》(Introduction to Environmental Humanities)。Slovic教授利用教学工作间隙参加研讨会,分享了他在教学和科研中进行的有益探索。

他以Interdisciplinary and the ‘Meaning’ of Teaching and Researching为题,介绍了自己在生态批评领域开展的跨学科研究与教育经验。他认为,在后人文主义背景下打破既定的学科限制、重新思考各个学科之间的关系势在必行,跨学科在当今学术研究与教育实践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Slovic教授以自己所教授的跨学科课程为例,说明跨学科在教学与科研中的良好效果与可行性。他强调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的示范作用,对他们的思维方式以及与他人在工作中的关系都会造成影响,教师的跨学科热情也会感染学生。

他在爱达荷大学发起了在泰勒野外研究工作站(Taylor Wilderness Research Station)开展了“荒野一学期项目”(Semester of Wild Program),学生在荒野进行为期3个月的浸入式学习,深刻感受生命的力量,体会生态精神。他倡导发起了视觉艺术与科学项目(Visualizing Science Project),得到学校的经费支持,致力于艺术与科学的跨学科研究和探索。他还组织相关领域的学者每两周进行一次称为“合流计划”(the Confluence Project)的研讨,将环境科学和人文科学领域的专家学者召集以午餐聚会、咖啡聚会等正式或非正式的形式进行跨学科合作的交流与探索。Slovic教授在美国的跨学科探索与实践经验,带给与会者很大的启发。

李铁铮教授在发言中指出,语言是交流的核心,外语是国际化的必需。外语学院是我校国际化的翅膀,其发展对我校的综合发展非常重要,应当予以关注和支持。交流与沟通是全球化的重要问题,但遗憾的是,我们目前在跨学科方面的学术交流非常少。“生态”这个概念本身倡导的是一种相互关系,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所以一定要加强沟通与交流。对于生态研究来讲,首先要考虑的是厘清概念,对生态批评的定位可以更宽泛一些,更包容一些。这样才能助力我校引领国内的生态批评研究。同时,生态批评研究也要重视社会责任感,生态文明建设是每个人应当积极承担的一份责任。

严耕教授曾参与主持《中华大典·林业典》1500万字的编纂出版工作,主编出版了我国第一套《生态文明丛书》,推出了国内首部生态文明绿皮书《中国省级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报告(ECI 2010)》,并形成研究品牌每年出版,构建了生态文明建设评价网络平台。严耕教授非常认同跨学科交流的必要性,他感慨道,北林有很多志同道合的学者,但缺少坐在一起交流的机会。外语学院和外国文学与生态文化研究中心把大家组织起来进行交流非常有意义。

作为科学哲学方面的专家,严教授指出,哲学研究与外语研究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哲学不但与语言研究密切相关,哲学研究也将自然作为文本,寻求其文化意义,与文学研究有不少相通之处。他认同南宫梅芳教授的说法,认为我校各个学科之间有很大的合作空间,园林、建筑都可以作为文本进行研究,因为其中的核心哲学道理是相通的。其次,我们还应将自己的研究对象首先放在江南的注册网址这支生态文明建设的排头兵身上。北林为国家林业、生态、园林、水保、植物学、环境保护等领域贡献了许多位重要的专家,走出了16位院士。他们之所以能够成为引领全国的大师,不仅在于他们在社会实践方面的作用,更在于他们在科研过程中已经形成了深刻的哲学思想和理论框架。对他们思想的跟进和传承也许是作为北林人首先应该进行的研究,他们的思想也许能够构建出一个属于中国的“东方思维”。在治学时应看到生态所包含的环境与资源要素,深刻理解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及其复杂性。要充分利用北林的丰富资源,生态文明建设不能只停留在口号上,应该研究其核心价值。

李俊清教授是我校生态学科的带头人。他对“外国文学与生态文化研究中心”的发展非常关注,不仅自己曾到外语学院举办讲座,为同学讲解生态学基本概念,还邀请台湾学者黄生为外语学院学生讲“生态美育”。李教授认为深刻理解生态学的基本概念,是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生态学”一词来自西方,从日语转到汉语,所以这一词汇本身就具有文化交流的内涵。生态领域的相关词汇和概念一旦到了中国,立刻具有了中国文化的内涵,成为与中国文化相结合后的独特概念。应了解其产生和发展的背景并进一步理解中国文化中的“生态”以及中国经典思想中对“生态”的理解,并通过翻译将之传播出去。在这个意义上,跨学科研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要多吸收各个学科学者的思想、观念和视野。此外,还应当看到科普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积极将学术成果转化为能让社会认识和接受的知识,为我国生态文明贡献力量。

张玉钧教授是我国生态旅游专家,中国国家公园及自然保护地研究的领军人物之一。他强调了外语在沟通交际中的重要性,语言与其背后的文化是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方面。在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时,西方自然观具有结构主义的分解式的特点,而中国语言和文化则具有整体主义的内涵。我们在研究中,应该首先准确定位自己的立场与角度,用特有的话语体系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比如,英文中的wilderness一词应该译为“荒野”“原野”还是“原始自然”?汉语“保护”一词应该译为protection还是conservation?这其中首先就是理解差异的问题。自然科学领域“深层生态学”这一概念强调自然与人的融合,也加深了人文学科和自然科学的融合。他以《诗经》、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和日本作品《大海里的一滴水》为例,说明了从文学文本中研究环境和生态的可能性与重要意义。最后,张教授勉励外语学院的研究者们在研究中要专注、有激情,不计功利、勇于奉献,将自己的研究融入北林专属的符号和思想体系。

戴秀丽教授以自己在北林外语培训班的学习经历为开端,以自身发展为例说明了跨学科教学及科研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她的发言围绕生态文明教育展开,认为生态价值观对生态环境政策及实践有重要的影响。她梳理了我国在理论和政策层面对生态的重视以及生态文明教育的落实与发展历程,认为我国生态文明教育分为三个阶段:起步阶段是1973年至1982年,发展阶段为1983年至1991年,第三个阶段为1992年至今。环境教育在当今意义重大,应从环境危机、环境伦理和环境行为三个方面展开,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对学生价值观、行为和理念的影响与塑造。

周国文教授表示,北林应在国家建设新农科的背景之下在跨学科合作方面做出努力,一方面要促进人文学科与自然科学的交融,另一方面也要促进文史哲等不同人文学科之间的交融。周教授以曾在北林举办的“鹫峰会议”回应Slovic教授发言中提到的让哲学走向荒野的案例,认为北林具有实现跨学科教学的环境与条件。他提议:1)与外语学院合作完成国外环境哲学著作的翻译工作;2)定期举办类似的活动,促进各个学科的相互交融;3)对生态文明理论和实践进行全面思考,梳理以沈国舫院士为例的重要科学家的生态文明思想,并进行传承、传播与发展,将文史哲的交融与自然学科的知识与理论相结合。

外语学院祖国霞、罗灿、朱欣慰三位博士都是外国文学与生态文化研究中心的中坚力量,她们分别向与会专家汇报了各自的教学与科研情况以及未来的研究方向与跨学科合作意向,并虚心向各位专家征求宝贵意见与建议。

与会专家对外语学院和外国文学与生态文化研究中心拳拳期望,欣然接受聘书,成为了中心的教育和研究顾问。有了相关领域专家的支持,相信外语学院和外国文学与生态文化研究中心在今后的教学和科研中能够取得更大进步。

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不断推进,一系列新理念和新思维的涌现,为生态领域的相关研究和教育提供了新的机遇和广阔天地。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文学和文化领域的生态批评研究日益成为外国语言文学学科领域的显学,以迅猛的态势在国内外发展,并渗透到语言学和翻译学等诸多研究领域。文学文化领域的生态批评研究借鉴了自然科学领域的诸多概念和思想,从一开始就体现了跨学科跨专业的性质。本次研讨会正是以此为契机组织我校来自不同学科的专家们进行交流,增强了相互理解和沟通。来自不同学科各位专家的精彩发言使得外语学院的学者们更为深刻地了解到我校的生态文明建设成果,拓宽了自身思维,为外语学院跨学科研究与教学提供了新思路,也为我校不同专业和学科的交流提供了有益的尝试。

江南的注册网址作为全国林业院校最高学府,有着深厚的生态文明建设基础和渗透在各个领域的生态研究积淀,也是全国生态文明建设当仁不让的排头兵。外语学院和外国文学与生态文化研究中心真诚希望能够以本次会议为契机,深化各学科领域之间的相互了解,共同开拓更宽广的研究视野和空间。

(撰稿:南宫梅芳、史宝辉、朱欣慰、刘晓曦)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