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紡/a>

留言松/h2>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th>

2004 3?nbsp; ?

显示方式:
论文
浅议全球生态治理与国家主权调送/a>
魏海靑/a>, 吴桐
2004, 3(3): 1-3.
摘要:
工业文明在为人类创造出大量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导致了全球生态的恶化,严重威胁到了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因此,必须加强全球生态的治理与保护,而传统的国家主权思想严重阻碍了全球生态的治理与保护。日益严峻的全球生态危机向传统的国家主权提出了冲击与挑战,全球生态治理与保护首先要对传统国家主权进行调适以加强主权国家间的协调与合作。可见,反思全球生态恶化,构筑全球生态文明已成为国家主权的重要课题之一、/span>
儒家文化精神与现代社会发屔/a>
金鸣娞/a>
2004, 3(3): 4-7.
摘要:
儒家文化精神作为中华民族精神的主要组成部分,对中国社会历史的发展起过积极的作用。在21世纪中国现代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儒家文化精神的整体主义、以人为本、普遍和谐、创新自强、重视教育和讲义求利等基本精神,对培养现代人注重社会利益、关心他人需求、保持人与自然以及社会之间的和谐、努力拼搏进取、重视人才教育和树立正确的义利观等思想理念和行为方式,仍然具有正面效应和积极作用。经过认真的发掘、研究、改造和创新,儒家文化在今天继续充满了生机和活力,为弘扬和培育优秀的中华民族精神做出了独特的贡献,并可以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span>
21世纪中国林业发展的生态文明观
李智勆/a>, 樊宝敎/a>
2004, 3(3): 8-12.
摘要:
“三生态”林业战略指导思想,是“中国可持续发展林业战略研究”所取得的重要成果。该成果对我国林业发展进行了准确定位,体现了现代林业发展中生态优先、生态安全、生态文明的全新发展理念?1世纪中国林业发展的生态文明观,是对古今中外生态文明观批判继承与综合创新的产物,必将对中国林业的可持续发展产生积极而重要的影响、/span>
中国园林与道家思想
乔永弹/a>, 陈元欢/a>, 周曦
2004, 3(3): 13-16.
摘要:
该文论证了目前从园林布局、空间结构、“一池三山”、“效法自然”以及玄学思想等角度说明“中国园林体现了道家思想”这一说法在立论上的不足,认为论据的缺陷在于无法把道家思想落实在园林的具体形式和内容之上。通过道家思想在山水审美方面与其他思想的区别,文章指出了中国园林的道家思想是通过园林山水的象征尺度,以及植物选用的象征意象等内容来体现的;并认为虽然中国园林中有道家思想的成分,但不能从总体上将中国园林从思想的角度概括为道家思想的体现、/span>
梅花与绘町/a>
华海镛/a>, 金荷付/a>, 陈俊愈/a>
2004, 3(3): 17-19.
摘要:
中国画梅历史悠久、流派众多、作品丰富。该文通过查阅历代画梅理论、历史与画册等,在对画梅历史做了简练勾勒的基础上,着重对画梅的种类、枝干的形态和花朵的画法等方面进行归类研究,梳理出画梅种类上宫梅、野梅之别,枝干形态上直立、横斜、倒挂、稀疏和繁密之异以及花朵画法上勾勒着色、用色点染、点墨和圈白之变。这对把握历代画梅的技法演变、崇尚审美与精神追求等规律和认识中国绘画与梅花美学都有积极的指导意义、/span>
民间规约在历代自然生态与资源保护活动中的文化传承
古开弻/a>
2004, 3(3): 20-25.
摘要:
该文从宗教仪规的神秘性、旧规先例的强制性、乡风民俗的群众性、维权予夺的功利性等方面,阐述了我国历代各民族保护自然生态与资源的民间规约之文化特征,进而剖析了上述民间规约的传承方式及其与国家法律法规的调适与互动。指出民间规约对特定社会组织的成员易于产生凝聚力和亲和力,并可以作为国家法律的补充与协调,同时也要注意克服民间规约的历史局限性和文化局限性,引导其与国家法律和政策的不断调适与良性互动、/span>
民国初年林政兴起和衰落的原因探析
胡勇, 丁伟
2004, 3(3): 26-30.
摘要:
民国初年,自然与社会多方面的因素促成了林政兴旺的局面。然而好景不长,兴林热潮持续?0年左右便衰退下去,当时颁布的一些法规政策的效果也并不明显。经费缺乏、政局混乱、战争破坏、官僚垄断和林权丧失都造成了兴林举措无法实施或收效不大。可见,一个稳定的政治环境及政策的连续性,对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至关重要的。民国初年的林政史给我们留下了惨痛的教训、/span>
欧洲主要林产品生产、贸易分析及预测
霍佳, 田明卍/a>, 夏自?/a>
2004, 3(3): 31-36.
摘要:
欧洲林产品贸易在世界林产品贸易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该文首先对当前欧洲一些林业比较发达国家的林产品生产和贸易状况做了分析,并?961?002年欧?种主要林产品的年产量、年进出口量的基本数据为依据,在对其进行加工、整理的基础上,将这些数据分别按照产量、进出口量和净进口量进行比较分析,以便更加明确地观察其生产、贸易的变化状况从而发现一些规律,并且对产生这些变化的原因进行了简要的归纳。最后利用线性回归方程对欧洲一些主要林产品未来的产量和贸易量做出了预测、/span>
森林资源环境产权补偿机制构想
柯水叐/a>, 温亚?/a>
2004, 3(3): 37-40.
摘要:
森林资源具有环境属性和公共物品属性,森林资源的产权效能存在外溢,因此需要构建相应的补偿机制,以消除其外部性。该文阐述了森林资源环境产权补偿的理论依据、法律政策依据和实践依据;剖析了补偿资金的多种来源渠道;分析了补偿的四种途径,即对口补偿、政府统筹补偿、市场替代补偿和回避补偿;并指出目前可行的一些环境产权补偿方案,如补偿费附加或税费返还、财政预算补偿、一次性补偿等。文章最后提出了一些政策性建议,如完善产权补偿法规、加强科学研究、增进协作等、/span>
论森林资源定价的理论基础
蔡剑辈/a>
2004, 3(3): 41-44.
摘要:
该文首先分析了社会经济活动的二重性,认为社会经济活动是物质生产活动与社会交往活动的统一体,反映社会经济活动的经济变量是由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人的关系这两方面共同决定的。其次,探讨了天然林、人工林以及森林生态服务的定价问题。文章最后提出了森林资源的交换价值或价格是由社会必要劳动和森林的稀缺性共同决定的理论观点、/span>
东北、内蒙古林区多种经营的研穵/a>
张微, 翟中齏/a>
2004, 3(3): 45-49.
摘要:
该文在对东北、内蒙古林区多种经营的发展历程和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针对林区多种经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进行阐述,提出存在多种经营的规模和经营水平不平衡,林区干部和职工对多种经营的认识不一,缺少多种经营所需要的生产技术服务和资金及生产经营的组织和管理模式不健全等问题。同时提出在发展多种经营过程中存在的对非林木资源的破坏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span>
绿洲农业开发风险分析研究进屔/a>
康国飝/a>, 张克斋/a>, 李润?/a>, 王文卾/a>
2004, 3(3): 50-54.
摘要:
西部大开发中,绿洲农业综合开发成为热点。由于绿洲环境的特殊性,在农业开发建设中必然面临更多不确定性的风险,从而影响绿洲的可持续发展。该文在介绍绿洲概念和生态特征的基础上,从水资源可持续性风险分析(分为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水资源可持续性评价和生态脆弱性评价三个部分)、生态环境可持续性评价(主要是防护林评价)和社会经济可持续性评价三个方面展开,介绍了绿洲农业综合开发和社区建设中遇到的主要风险(生态风险中的水资源风险和防护林风险)、移民管理风险及投资风险的理论和评价方法,为绿洲风险的评价研究提供了一个全面的基础资料介绍、/span>
农林科技成果评价的思耂/a>
孙月琳/a>
2004, 3(3): 55-59.
摘要:
该文针对目前在农林科技成果和科研绩效评价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从管理角度提出了评价的原则,即利于科技创新和学术活跃;利于科研课题与生产实践相结合,提高整个农林业的科技含量;利于新技术推广;利于正确处理培养大师、孕育重大研究成果与多出成果、快出成果的关系;利于稳定人才,增强科技潜力。并提出农林科技成果评价的思路是:理论研究与技术创新研究区别对待;实用技术研究与技术推广区别对待。同时应根据不同科研的特点,设定科学合理的科研人员绩效评价和职称评定体系,研究项目绩效和个人业绩的评价指标可采用论文、专利和技术推广效益等指标,年度考核评价指标切忌急功近利、/span>
蜡梅科植物种质资源研究文献分枏/a>
明军, 廖卉荢/a>
2004, 3(3): 60-66.
摘要:
作者采用CNKI数据库、万方数据库、CAB数据库、OCLC数据库以及SpringerLink TAG Theoretical and Applied Genetics、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Horticultural Sciencewww.ishs.org American Society for Horticultural Science、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项目查询等网站(页),然后再辅以追踪检索,检索到1899?003年间蜡梅科植物种质资源研究相关文?72篇(部),其中英文文?7篇,中文文献145篇。该文用文献统计学方法统计了蜡梅研究文献的数量、专题、刊载期刊类别,然后进行归类分析。结果显示,蜡梅科植物研究在植物分类学、种质资源、生物学特性、生物化学、繁殖、切花保鲜以及植物应用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较大成果和进展。但是,在研究工作的持续性以及育种、资源开发保护等方面还比较欠缺、/span>
英汉翻译中的“Translationese“/a>
刘文捶/a>, 柴晚?/a>
2004, 3(3): 67-71.
摘要:
由于英汉语言文化背景各异,行文结构与谴词造句的习惯也相去甚远,因而在语际转换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种种矛盾。翻译的过程其实就是这些矛盾不断妥协、不断变通的过程。在实际翻译过程中,由于受到源语先入为主的影响,译者稍有不慎就有可能亦步亦趋,使译文不合的语习惯,形成所谓的“翻译腔"。英汉翻译中的“翻译腔"是影响译文质量的主要问题之一。该文通过列举“翻译腔"的主要表现形式,探讨了其产生的原因及减少和避免“翻译腔”的途径,以使译文更接近于“信、达、切"的标准、/span>
略谈翻译中的语用等效
付红?/a>, 王蓉
2004, 3(3): 72-75.
摘要:
该文从语用含义和言语行为两个方面论述了语用等效的实质。语用含义是根据语境研究话语的真正含义,解释话语的言外之意。言语行为分为三种:言之发、示言外之力和收言后之果,其中示言外之力是言语行为的核心。语用等效的实质就是传达出言外之意。该文进一步分析了由于言外因素及言内因素导致的翻译错误,提出语用等效翻译和交际语用等效翻译的实现途径,阐明了语用等效翻译在翻译实践中所起的重要作用、/span>
实施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的问题及对筕/a>
李明忖/a>, 张学埸/a>
2004, 3(3): 76-79.
摘要:
该文根据有关文献和资料,介绍了我国沙漠化的现状及发展趋势,论述了气候变化和人类不合理活动是造成沙漠化的重要原因,认为只要控制人为干扰,并采取防治措施,半干旱地区的沙化土地很快就能自我恢复。同时文章介绍了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的范围、任务、方式和目标,并指出完全依靠?8-64万眼井,长期超采地下水来维持林草植被生长,一旦引起地面下沉,会永远失去地下水库。该文建议要以水定井,严格控制超采,实施节水林农业,还认为从长远考虑,要尽快实施大西线调水工程,才能彻底改变“三北”地区的干旱荒漠面貌、/span>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