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新闻网
您现在的位置>> 新闻首页>> 学府人物

【学府人物】董丽教授:专注花卉基础研究 一心培养园林人才

2009年冬, 记者在江南的注册网址科研楼的办公室中,采访了江南的注册网址教授、博士生导师董丽女士。董教授的办公室就设在现代化的实验室近旁,办公室光线充足、干净整洁。

中国风景园林网董丽:江南的注册网址教授 博士生导师、中国园艺学会会员、中国风景园林学会会员、北京园林学会会员、中国园艺学会蕨类植物专业委员会理事、教育部回国留学人员科研启动基金评审专家、国家林业局花卉专家库成员、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顾问。

董丽:江南的注册网址教授 博士生导师、中国园艺学会会员、中国风景园林学会会员、北京园林学会会员、中国园


图为董丽教授在接受采访

采访开始前董教授正在辅导一位博士生的论文, 她一丝不苟地修改着博士生论文中的每一段、每一句话,甚至连每一个用词都要再三推敲,她认真耐心地启发着博士生、开拓着她的思路、引导并激发着她的想像力与创造力。看得出来,董教授不仅将自己丰富的知识、学问传输给了自己的学生,还将做学文、搞科研、写论文的严瑾、诚实、专注、务实、创新的学术风格与态度传递给了弟子,特别是将怎样做人、做一个合格的园林科研人的品质、道德、思想、理念也都通过自己在身教中以身作则的榜样,毫无保留地传递并影响了学生们。

记者尚未开始采访,董教授便在无意当中给记者上了“认认真真教学生、踏踏实实做学问” 十分生动的一课,给记者留下了最初,也是最深刻、最美好的第一。


  一、与“高”“新”为伴的女教授

  记者的采访就从指导、修改博士研究生论文开始了:“您这样逐段、逐句、逐词的修改,那么一个学生的一篇论文就要花费您很大的精力、用掉您很多时间,那么您现在带了几个研究生,精力与时间够用吗?”

  “我目前带了20几个从硕士生直到博士生毕业的研究生,我们称之为硕加博研究生。”董教授回答。

  “20几个!压力能承受吗?”记者吃惊地问道。

  “压力确实很大。”董教授继续回答道:“我不仅带着20几个研究生,同时还教着3个本科班的2门课程,除此之外还有科研项目。”

  “这么大的压力,您是怎样安排时间的?”记者继续问道。

  “我尽量将课程时间安排得比较集中,可有较完整的时间来搞科研与指导、修改研究生论文。”董教授继续道:“对我来说,周六、周日以及节假日都已经完全没有了。这些时间对我来说实在太宝贵了,我可以利用较完整的节假日时间,将精力集中在科研的某一难点上,做较大的努力。”

  “您将时间与精力全都投入到工作中,那么您的家人难道没意见吗?”记者问道。

  董教授回答道:“我先生是同行,对我还比较理解、支持,女儿可对我意见不小。”

  “您女儿多大了?在哪个学校读书?”记者问道。

  董教授回答道:“正上高中,是清华附中的。”

  “清华附中可是顶尖的好学校,看来您女儿很聪明,学习成绩也很好。”记者说道。

  “学校倒是好学校,但因为我工作太忙,没有一点儿时间用在帮助女儿的学习上,因此她的学习成绩不是很优秀。”董教授说到此,心情有些沉重,她停顿了一下后继续道:“当女儿看到我耐心辅导研究生时,常对我说,什么时候您也能这样认真地辅导我呀。为此,我一直感到非常愧疚,自己欠女儿的关心与帮助实在太多、太多了。”

  “您女儿长大后会理解您的,妈妈是为了事业、为了国家。”记者说:“现在40多岁园林女教授、女工程师、女设计师中的优秀分子都是各单位的中坚力量,她们承上启下,肩负着繁重的教学、科研、设计任务。”

  “我在采访您之前,只知道您的求学经历主要在北京林大,其它就一点不了解了,您能谈一下吗?”

  董教授点点头:“完全可以,我是山西人,83年从山西的中学考上的北京林大,87年本科毕业后,回到山西太原市林业科学研究所花卉研究室工作。但由于这里的花卉研究一直没有条件开展,因此,我也尝到了‘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滋味。于是我在山西工作二年后又报考了北京林大的硕士研究生,后又升格为博士,带我硕士加博士的导师是苏雪痕教授,花卉是我的主要研究方向。”

  “这位老教授很有特色,他教博士研究生认识花卉与植物是带着学生到全国各地、在翻山越岭中走近大自然、亲近自然、热爱自然并了解与认知自然。他的本科生、硕士生与博士生的许多花卉与植物就是跟随苏教授走遍大江南北、跨越大川小河、亲临山林地,一支支、一朵朵、一棵棵的认识的。”记者说道。

  “您说得很正确。”董教授继续道:“苏雪痕教授,我的恩师,我就是师从他走遍全国,一点点、一滴滴以大自然的课堂中,从苏教授的智慧中学到了知识,走完了我的硕士加博士的研究生人生重要历程。”

  “你们这一代赶上了改革开放,真幸福,只要自己肯努力、爱学习、智力足够,本科、硕士、博士一直可以读下去。”记者十分感慨地说道。

  董教授点头说道:“您说得一点不错,我们只要自己肯学、肯努力,就一直可以向更高的学历冲击。我就于99年前往以色列攻读了‘博士后’学历,我所选择的‘博士后’专业是‘采后生理’。”

  “什么叫‘采后生理’?”记者问道。

  “‘采后生理’就是指各种花卉、果实采摘之后,离开母体的生理变化。”董教授回答着继续道:“用通俗的话说,鲜花、水果摘下后,怎样使其保鲜期长一些、鲜花色泽变化小一些、水果口味持久一些、腐烂来得慢一些。‘采后生理’对中国来说是一门全新的学科,国内学的人少、开展科研的人更少。”

  “看来,您是一位以高学历、高素质与高新技术打交道的中国女教授。”记者真诚地说道。

  “不能这样说,许多未读到博士后,未从事最新科研的女风景园林师,她们的贡献都比我多,她们很值得我认真学习。”董教授谦逊地说道。

  “您是一位与‘高’学历、‘新’科研为伴的十分优秀女教授,对于这个评价我认为是非常真实、非常客观、非常准确的。”记者认真地说道。

二、撰写《园林花卉应用设计》 填补国内教学用书空白

  “2000年从以色列获得博士后回国后,我发现将园林花卉实际应用到园林设计中,急需一本既有专业理论知识,又有将理论应用到实际园林设计的实例的教科书,这本教科书必需做到具有科学性、完整性、系统性与实用性,不仅大学本科学生能使用,硕士、博士研究生也能使用。”董教授思索着继续说道。

  “一本要给本科生,硕士、博士研究生使用的教科书呢!其难度之大不言而喻。”记者说道。

  “困难确实比预想中的大了许多。”董教授继续道:“以往许多课自己亲自教过,且教过许多遍;许多教案自己亲自写过,也写过许多遍,其它教授也提供了不少教案,但当正式要撰写、编辑教材时,才发现平日年复一年的教案缺少全面性、完整性、系统性,离出版一部高质量的实用教科书还有很大的距离。于是,为了使教材内客尽可能全面、完整,能尽量涵盖当今世界的最新研究成果,我查阅了大量国外资料,并将有用的资料翻译成中文。通过艰苦的构思与努力,在全书的系统化上取得了很大成绩。在‘总论’中,确立了‘园林花卉的分类’、‘园林花卉应用设计的基本原理’与‘园林花卉的种植施工与养护管理’三章;在‘各论’中安排了‘花丛的应用与设计’、‘花坛的应用与设计’、‘花境的应用与设计’、‘ 园林花卉的立体景观设计’、‘园林草坪及地被的应用与设计’、‘花园的设计’、‘花卉专类园的设计’、‘屋顶花园的应用与设计’、‘阳台窗台花卉装饰’、‘室内花卉景观设计’、‘花卉展览设计’共计十一章,这些详尽且多方位的内容与层层推讲、先后有序的安排,在国内园林花卉在设计中实际应用的教科书中,是具有开拓性与创新性的。”

  “作为一名非园林专业人士,听了这十几章后都已感到内容很丰富了。”记者说道。

  董教授继续道:“最后在从事园林教育的老教授指教与帮助下,最终将这本教科书的书名定名为《园林花卉应用设计》。著名园林教育家、园林科学家陈俊愉与孟兆祯担当了这本教科书的顾问,陈俊愉教授还为此书撰写了序;张启翔副校长不仅担任此书主任还参加了审稿;王向荣与包满珠二位知名园林专家、行政领导担当了副主任;余树勋、王莲英二位知名老教授担任了审稿。”

  “中国园林教育界的重要学者、泰斗都关注了这部书,由此可知这部书的份量有多么重!”记者感叹道。

  “特别让我感动的是余树勋教授。当时书完稿进行审稿时正是2003年非典传播最严重时期。”董教授继续道:“当时为了减少传染机会,人与人极少走动,大家尽可能不往来、不接触。于是这部书在审搞时,经快递公司寄给余树勋教授,他认真审稿后再由快递公司寄还给我,能用文字表达清楚的修改就在书稿上完成,书稿上用文字说不清楚的,就在电话中交流。余树勋教授是一位对学术要求十分严瑾的前辈,在一些园林专业术语的翻译中,他与我进行了多次磋商,给了我很多帮助。”

  “您得到了您的师长、前辈的指点与帮助,您又去指点、帮助您的学生与后辈,这就是一代教一代、一辈传一辈,只有这样一代代、一辈辈、生生不息地传承下去,一个行业才能兴旺、一个国家也才能强盛。”记者诚恳地说着,并转而问道:“2003年出版,至今已过去6年多了,没有再出新版本吗?”。

  “最近这部书已经再版了,在2009年的新版本中,内容更加丰富、理论更加新锐、手法更加创新,并将北京奥运会、新中国成立60周年的一些精彩花卉、花坛设计案例收入其中。这部《园林花卉应用设计》被定为全国高等院校园林专业通用教材,目前已成为全国几十所大学的本科生与硕士、博士研究生的重要教科书。该书在北京市高等教育教材中还被受予了二等奖。”董教授回答道。

  “这部教科书,您的初衷原本只是为了填补园林教学中的空白,现在不曾想到,不仅填补了空白,还荣获高等教育教材二等奖,成为一部影响力很大、应用范围很广、实用性很强的高校规定的教科书。这部教科书已经在全国各高校使用了6年,今年再版后还可继续长期使用下去。一位优秀的园林设计师,她设计的成功园林就是一座丰碑;同样,一位优秀的园林教授,她主编的成功教科书也是一座丰碑,而这座丰碑,其意义将更深远、更重大。因为一部优秀的教科书将培养出无数优秀的园林人才与精英,而人才越多,中国的园林事业就会越加繁荣兴旺。因此,您编写的园林教科书是一件为中国园林教育事业做出很大贡献的好事;是一件非常光荣、骄傲、值得祝贺的大事。”记者真诚地说道。

  “一部教科书很重要,但不像您所说的这么‘重大’吧?”董教授谦虚地说道。

  “我在这里评价一部优秀、成功、实用的教科书,这样的教科书用‘重大’是完全准确的。不仅是您,任何一位教授完成了这样一部教科书,都是对园林教学事业的重大贡献。” 记者坚定地说道。

  董教授被记者坚定地话语所打动,她感到自己能在园林教学岗位上为园林、为教育、为学生、为国家做出贡献,心中已是十分满足了。

三、倾心花卉“采后生理”基础科研 为中国园林发展默默奉献

  “中国科学技术在解放前是整体上落后,因此,园林花卉科学自然也非常落后。解放后人民政府面对中国经济落后、百姓贫穷的现状,将主要人力、物力、财力投入到老百姓的吃饭、穿衣、居住、出行等最基本的民生问题上,没有过多力量去发展园林花卉。文革十年浩劫更无人过问这些养花种的‘封’、‘资’、‘修’的事情,因此中国的园林花卉研究继续落后于世界。直到改革开放后,随着国家经济总体提升、百姓生活水平逐年提高,园林建设、花卉培育才越来越受到关注与重视,中国园林行业此时也才迎来了自己发展的春天,中国的园林花卉研究因此也才得到了快速发展。”记者和董教授探讨道。

  “您说得非常正确,中国的园林花卉科学改革开放之后,特别是跨入新世纪以来获得了巨大的发展。”董教授继续道:“但是与其它许多学科一样,园林花卉的基础科学仍然发展迟缓。就说我现在从事的‘采后生理’专业来说,许多人,包括知识分子都不知是研究什么的专业。”

  “是啊,我就是不知道人群中的一位。刚才您若不告知我,我会一直不知道。”记者插话道。




  “‘采后生理’专业在发达国家已十分成熟,这个专业已为发达国家在园林经济的发展中带来了巨大的、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董教授介绍道:“水果、蔬菜采摘后怎么让其多鲜亮一些时日、怎么让其尽可能不烂掉;花卉采摘后通过切花、插花成为鲜花花束,但如何让这美丽却又十分娇气的鲜花花束多开几天、多艳几日,对于这些问题,批发商、零售商、运输商、储藏商、中转商、管理者、消费者,大家都在思考。而‘采后生理’专业这门科学,就是从包装、运输、储藏等环节对水果、蔬菜、花卉在采摘后进行研究,从而实现延长其衰老过程。然而‘采后生理’专业这门科学告诉我们,只有对植物本身下功夫,对植物的基因上进行研究,才能真正延缓其衰老。”

  “那么您是怎样具体开展‘采后生理’ 研究的?”记者问道。

  “我从色列回国后发现中国在‘采后生理’ 研究上还处于空白状态,与发达国家存在着巨大的差距。”董教授继续道:“于是我下了一个决心,申请开办‘采后生理’专业的研究生班,这样做一是可传受‘采后生理’这门科学的专业知识,二是可开展对这门科学的长期深入研究。不久,北京林大就批准了开设这门专业的研究生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也批准了我开展这项为期3年、资金为22万元的科研申请。”

  “北京林大如何同意您开设‘采后生理’ 专业的研究生班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为什么又会批准您的此项科研并拨款22万元?”记者问道。

  董教授笑着充满自信地回答道:“我在以色列留学攻读博士后学位时已发表了多篇论文,在‘采后生理’专业这个研究领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回国后是在这个科研领域走在国内、同时也是在国际走在最前沿的人,对这些情况北京林大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都是十分清楚的,因此批准也就顺理成章了。”

  “中国有这么多品种的花卉,您是从哪种花卉开始进行您的‘采后生理’ 教学与研究的?”记者问道。

  “牡丹,我是从牡丹开始研究的。”董教授回答着继续道:“牡丹在中国种植历史悠久、资原品种十分丰富,中国人不仅喜爱而且非常熟悉。在研究中发现,牡丹中有一种学名为乙烯的激素,这种激素导致牡丹衰老的主要因素。那么为什么乙烯这种激素会导致牡丹衰老?这种激素在牡丹体内是怎样发挥作用的?清除这种激素牡丹是否就可延缓衰老?清除多少这种激素最合理?乙烯这种激素是否是唯一会导致牡丹衰老的因素?这一系列问题都要通过大量的科学实验方能找到答案。”

  “现在您的研究已取得一些成果了吗?”记者问道。

  “已经取得了一些阶段性成果。”董教授继续道:“2006年在韩国召开的国际园艺学会上,我发表了阶段性研究成果:‘乙烯在牡丹衰老中扮演重要角色’;2008年在丹麦召开的国际园艺学会上,我又发表了阶段性研究成果:‘牡丹微观的基因表达方面研究’。我的研究表明,乙烯这种激素是会导致牡丹衰老的,乙烯是导致衰老的重要因素,而不是唯一因素。乙烯与其它糖类的交互作用对牡丹的衰老也是具有一定影响的。”

  “您认为到什么时候才能完成最终的研究成果?记者问道。

  “我并不知道。”董教授认真地说:“这就是搞基础科研的人最无奈的现实。可能我不久就能获得完美的研究结果,也可能我这一辈子才能看到研究结果,或许我的学生才能看到研究结果,这就是真正的科学基础研究。”

  “基础科学研究与企业、公司的实体科学研究差距巨大,从事基础科学研究的教授、研究人员不能从企业、公司、投资商那里获得丰厚的资金,因为他们并不知道在什么时间能给予投资者回报,也不知道能给予多大的回报。而投资者永远是追求投资利润的增值的。因此从事基础科学研究的教授、研究人员只能从大学、研究院及一些国家科研基金中获得资金,这些资金就相对就少多了。这一情况就造成长期坚持搞基础科学的人相对少,经济收入也相对少的局面,这一局面对国家的长远发展是十分不利的。”

  董教授十分感慨地说道:“您的分析非常正确。国外一些有实力的园林花木、花卉企业都建立了自己的研究所,他们投巨资发展新产品并推向市场,新产品利润高、经济效益好,企业获利后再用资金来支持自己的研究所研究更新的产品。”

  “这样的科研就进入了市场经济,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科研推出新产品;新产品推动市场;市场推动经济效益;经济效益又再次推动科研,一轮又一轮的推动,一轮又一轮的发展,形成市场经济中最佳的境界------科研、生产、销售、利润的良性循环。”记者继续分析道。

  董教授思考着:“科研与市场结合,形成良性循环这点确实很重要,但基础科研要实现这一点确实很难。企业、公司要投资基础科研,新技术问世后还有一个知识产权保护问题,而中国园林行业知识产权的保护当前还很差,这严重影响了企业、公司对基础科研投资的动力。”

  “是啊,中国园林的发展确实需要一个综合的环境,知识产权保护跟不上,也会对行业发展产生重要负面影响。园林行业经营者的经营理念、投资策略、法律意识与汽车、电子等行业相比还有一定差距,只有缩小这一差距,园林行业才能建立起一个适应更快发展的良好的综合环境,相信随着国家整体的发展,园林行业的综合环境一定会越来越好的。”记者感慨地说道。

  “我也坚信园林行业的综合环境一定会越来越好的。”董教授笑着充满信心地说道。

后记:在愉快的气氛中记者结束了对董丽教授的采访。当记者走在林大校园中时,遇到许多正走向教室、图书馆的男女大学生,他们年轻,充满生气与活力,他们正从董丽那样优秀的教授那里学到新的专业知识;在董丽那样优秀的导师指导下做着科学实验,一批又一批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成长起来,他们从北京林大走向社会,为中国的园林事业做出了贡献。记者想到,在这些年轻一代的贡献中,不正蕴藏着辛勤培育他们老师的一份重要贡献吗!‘名师出高徒’也好,‘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也罢,要成为‘高徒’,首先要有‘名师’,没有‘名师’的教诲就不会有‘高徒’;同样,‘青’ 要‘胜于蓝’首先必需出于‘蓝’, 没有‘蓝’这个基础‘青’就不可能出于‘蓝’,更不可能‘胜于蓝’,这些都说明了老师的重要。

  董丽,身为一名园林大学的优秀教师、出色的科研人员,用自己的智慧、知识、才华、敬业与忠诚,勤勤恳恳、一心一意教书育人,实实在在、认认真真搞花卉基础科研,有这样的优秀老师是北京林大的光荣,有这样的优秀科研人员是中国园林行业的骄傲。(A01)

作者:汪仕豪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