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新闻网
您现在的位置>> 新闻首页>> 学府人物

【学府人物】首届研究生校长奖学金获得者:林学院博士陈佳佳

陈佳佳,女,27岁,中共党员,林学院森林保护学专业硕博连读生,研森保13班学生,师从戴玉成教授,研究方向为菌物分类与分子系统学、多样性与生态学等领域。研究生期间主持研究生科技创新计划1项,累计发表学术论文8篇,其中以第一作者发表并被SCI收录6篇,曾获学术创新奖、优秀研究生、国家奖学金、龙源研究生奖学金等荣誉。曾担任团支书、党支部宣传委员,获优秀学生干部等称号。目前是中国菌物学会会员,并多次现场报告交流。

获奖心得体会:静心做事 踏实做人

我叫陈佳佳,江苏南通人,林学院森林保护学专业硕博连读生,目前就读于研森保13班,师从戴玉成教授和崔宝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菌物分类与分子系统学、多样性与生态学。研究生期间主持研究生科技创新计划1项,累计发表学术论文8篇,其中以第一作者发表并被SCI收录6篇,曾获研究生国家奖学金、龙源林业研究生奖学金、优秀研究生、学术创新奖等荣誉。曾担任班级团支书、党支部宣传委员,获优秀学生干部等称号。

在大学本科时期,我的成绩比较优异,曾担任班级的学习委员,获得过专业特等奖学金、品学兼优毕业生和优秀毕业生等荣誉。在2010年的夏天,我怀揣着对未来的憧憬来到了江南的注册网址森林保护学专业,开始了我的研究生生活。在四年的研究生生涯里,我接触到了很多新鲜事物,自己也愈发成熟,愈发懂得要以最饱满的热情和最积极的态度迎接生活中的每一件事情,以一颗平常心和宽广的胸怀看待所有的结果,永不放弃,坚持不懈,静心做事,踏实做人。

我所在的江南的注册网址森林微生物所是依托于森林保护学科,研究领域扩展到由微生物学、分子生物学、森林保护和森林生态学等多学科交叉结合的领域的一个实验室。回忆起自己初入微生物所时的情况,依然清晰地记得我的导师告诉我:现在的社会生活节奏快,人很浮躁,做学问要忍受得了孤独,耐得住寂寞。而在研究生这四年来,我牢牢的记住导师的叮嘱,面对校园里的各种诱惑,我始终如一,每天中午不午休,晚上坚持11点回寝室,周末坚持来实验室,读外文文献、做实验、和相关领域的国内外专家邮件交流,就是这份坚持让我有了今天的成绩。另外,实验室的学习氛围特别浓,每位学生都能按时来实验室学习和实验,而每天实验室都很安静有序。值得一提的是我的两位导师戴玉成教授和崔宝凯教授他们以身作则,每天早上8点准时来到实验室,晚上工作到很晚才回家休息,周末节假日也不例外。他们每周都会关心并亲自指导每一位学生的科研、学习、生活以及工作情况。在这样优秀的团队里,我总能静下心来学习科研,遇到不懂的问题就虚心请教老师同学,所以无论在课程学习上还是科研能力上均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通过了严格的材料筛选和学校组织的评奖,我获得第一届校长奖学金的殊荣,而我此次的获奖既是对个人实力的充分肯定,也是对我的导师及林学院研究生培养工作的极大认可。在此我总结过去四年我的一些科研心得,与同学老师们分享:

一、静心学习,坚持不懈。科研需要毅力,需要能沉下心来自始如一的耐力。比如森林保护学是以试验数据为支撑的专业之一,需要长期的试验观察,实验室的日夜陪伴,这些都需要具有极大的毅力和耐力。而我几乎一周都在实验室里,看文献,做实验,脑海里总觉得有很多事情要做。研究生期间,我除了要阅读大量相关文献,在实验室内独立完成大量试验外,还跟随导师赴云南、海南和陕西等地进行真菌资源调查及标本采集等工作。那么这就意味要我必须付出大量的时间和心血,要合理规划自己的时间,提高自己做事做实验的效率。实际上,无论社会上哪一种职业,要想成为本行业中的佼佼者,都必须付出比常人多的时间。有时我想:如果自己在研究生的这四年不努力进取,而是不加节制地看电影、读小说、找娱乐,那么我也不可能获得今天的荣誉。

二、主动探索,勤于思考,学会取舍。毋庸置疑,科研学习永远是我们研究生最重要的中心任务,但是有别于本科的学习,研究生在学习过程中更讲究的是一种主动性及探究性。课本中的知识远远不能满足学习和研究,需要经常阅读与研究方向相关的文献,了解国内外上该研究方向所涉及知识的相关成就及动向。要勤于思考,借鉴前人的经验,勇于创新。然而研究生5年的时间毕竟有限,每天只有10小时左右在实验室,权衡利弊之后,我们要把我们的有限时间用在我们认为最重要的事情上。在研究生初期阶段,尤其是前两年,我认为可以花一定的时间去听各相关领域的学术讲座、并进行科研文献的广泛阅读;但随着科研课题的深入,对于文献阅读和学术讲座就需要有一定的针对性,也要开始权衡时间的分配了。一个人必须对他做的事情做些取舍,不可能面面俱到。无论是科研文献的阅读还是学术讲座的听取,都是为了借鉴相关经验、更好地服务于自己的科研课题。

三、正确分析负面结果。在实验的过程中,我们并不是每次都能顺利的拿到理想的实验结果,在得到理想的实验结果之前往往会经历多次失败。而大部分的同学都会舍弃失败的实验结果,在经历多次失败后会变得不知所措、苦恼不堪,丧失信心。一般来说,任何一个探索型课题的每一步进展都有几种、甚至十几种可能的途径,取得进展的过程基本就是排除不正确、找到正确方向的过程,很多情况下也就是将这几种、甚至十几种可能的途径一一予以尝试、排除,直到找到一条可行之路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一个个的负面结果往往可以让我们信心饱满地放弃目前这一途径,如果运用得当,这种排除法会确保我们最终走上正确的实验途径。从这个角度讲,负面的实验结果不仅很正常、也很有益于课题的最终成功。不断分析负面结果的过程中所掌握的强大的逻辑分析能力也会使我们很快成熟,为下一步正确的实验打好基础。所以,不要害怕负面结果,关键是如何从分析负面结果中获取正确的信息。

四、积极沟通,取长补短。每个人都不是万能的,我们需要积极地与他人沟通交流、分享切磋。我们都有自己擅长的领域,了解各自领域内的经典与前沿知识,而在交流过程中,你会惊奇地发现,原来许多看似不同学科内的研究的范式、思维的方式、关注的问题与假设的渊源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学科内部以及学科之间的交流,校内与校外的合作,国内与国外的互动,这些对于拓宽研究视野、提升研究质量都具有非常大的促进作用。在过去的四年研究生生活中,我利用合作项目的机会参加了国内外一些重要的学术会议,并多次作为志愿者参加了多个国际会议和社会活动,提高了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英语水平,使得自身的研究阅历及视野得以丰富和拓展。

五、注重实践,全面发展。研究生面临着来自学习、生活和工作的多重压力,紧绷神经,情绪起伏波动大,因此需要培养些爱好来缓解和释放自己的压力。比如平时我特别注重体育锻炼,每周都坚持跑步,因为我深知有了健康的身体,才有革命的本钱。此外,社会是个大熔炉,学校却是个象牙塔,我们需要不断地认识、接触这个社会,并不断尝试体验多种实践活动,从中锻炼自己,毕竟我们终将走上社会。所以我建议同学们科研之余,应积极参加学校、学院、班级、党团支部组织的各项活动,热爱集体,团结同学,善于合作,乐于助人,勇于奉献。不能做只会做实验写文章的研究生,还要学会做人,学会与他人相处,使自己真正得到全面发展。(A19)

作者:研工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