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新闻网
您现在的位置>> 新闻首页>> 学府人物

【学府人物】张凤伟:注重积累,勇夺金杯


——专访我校第十三届“挑战杯”全国三等奖获得者张凤伟

“挑战杯处处是挑战”

通过一系列实验,张凤伟在论文中得出了“麝鼠泌香腺的内分泌功能与睾丸一样能够受到下丘脑、垂体的调节”的结论。


这结论看似简单,但从去年12月份院里的初审,到今年4月拿到校级一等奖,到6月1日北京市的比赛,再到刚刚结束的全国决赛,将近一年,张凤伟学习和生活的关键词几乎都变成了“挑战杯”,其中的过程自是不易。


“先不说得不得奖,就谈比赛过程本身,一开始我以为有获得过全国奖项的师兄师姐的经验,再加上学院的重视和教授们的指导,这一路走下来应该非常顺利,但是真正比的时候才发现,处处都是挑战。”


谈到比赛的过程,张凤伟有很多话想说:“首先我的论文在院里审核时就差点夭折,原因是实验结果还不完善,这是我遇到的第一个挑战,在之后的寒假里我就天天泡在实验室里,才尽自己最大努力在结果上取得了一些进展。


第二个挑战是在市里比赛提交论文上,组委会有明确的要求,只给200字叙述实验,末尾多一个句号变成201字了也交不上去,所以连自然段都不能分,像‘的’‘了’那些助词也是能省就省。


之后的挑战就是去市里现场答辩,别的学校有拿四五十寸大电视去的,我就背了一个笔记本电脑和一个要求的项目展架,展示时只能举着电脑给评委看,他们为了看清楚头都凑一块儿了。”


说到这里张凤伟笑了笑:“我虽然获奖了,但是得告诉学弟学妹们,以后参加比赛的时候千万不能这么简陋啦。”


除了项目本身,在展架的制作和现场表达上张凤伟也有遗憾。


“5月27号晚上市里给我打电话让我6月1号上午去参加比赛,这着实吓了我一跳。我背去的那个展架就是在这不到4天的时间里做出来的。我平时忙的最多的还是做实验,制图和排版接触得特别少。”


的确,采访时张凤伟留着短短的寸头,格子衬衫配灰色背心,一副无框眼镜,就是大家印象中的标准理科男。


“所以我做的第一个架子的字密密麻麻的,简直惨不忍睹。后来还是找了个师兄给了我一些指导才做的像样了。答辩的时候我也不像搞社会科学的同学们那么有口才。所以说,挑战杯处处是对自己的挑战。”

“手里有粮,心中不慌”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沧海。这个全国三等奖,张凤伟得的也绝非偶然,像他自己说的一样,这其中有许多原因。


“首先肯定要感谢我的指导老师翁强教授,他在培养学生方面很下功夫,在我们遇到生殖内分泌方面的问题向他请教时,他专门开了一门课来讲,8K纸的资料得印了有两厘米厚让我们去看,他有一句名言是‘手里有粮,心中不慌’。


然后也挺感谢学院的制度的,我们生物学院规定科研算学分,修不满自然不能毕业,所以我大二就进了实验室。其实一开始我对生科不怎么了解,也听别人说过学这个不好就业,但是慢慢地通过做实验我喜欢上了它,自然愿意花时间研究它,所以大二我就拿到了自己的第一个国家级创新项目,大三时拿到了第二个。


其实在实验室里能学到最多的不是结论本身,而是对于整个实验过程的熟悉,这让我在做高难度的项目时心里有底,毕竟做了些实验也有基础了。”


的确,“挑战杯”一直以“崇尚科学、追求真知、勤奋学习、锐意创新、迎接挑战”为宗旨,从张凤伟的获奖经历中我们也可以看出,平时的学习就是比赛的基础,日常的努力即为挑战的胜算。

“以后的路还长着呢”


最后,他给学弟学妹们提了自己的建议:“我觉得,做科研需要的三个关键词是严谨、毅力和兴趣。这么长时间的比赛,我就靠这三个词来提醒自己。


现在看来,自己之所以得的是三等奖而不是一等奖,是因为实验结果上还有不完善的地方。


比赛过程中我也总结了一些小经验吧,首先是要在表达上下功夫,自己再好的成果无法让他人知道自然就得不到认可;


其次是像‘挑战杯’这样的比赛不同于毕业论文答辩,它考察的是选手们的创新能力,而这种考察体现在很多方面,以后参加比赛的同学在答辩形式上就可以活泼一点,不要局限于PPT;


最后,参加比赛最好拿的是已经发表过或者已经拿过专利的项目,这样得到了相关部门的认可,评委们在评判的时候也就知道了你的作品有什么分量,就有个参考。”


在别人看来,能获得“挑战杯”的全国奖是一件很值得崇拜的事情,张凤伟却很平静:“‘挑战杯’只是我人生的一个节点,我现在刚刚保研,马上要写本科毕业论文,将来可能会继续读博士或者到企业去,以后的路还长着呢。”(A21)

作者:孙思清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