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新闻网
您现在的位置>> 新闻首页>> 绿色视野

西藏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

发表时间:(2009-03-12)
西藏自治区是青藏高原的主体,拥有碧水蓝天和广袤的草原。西藏不仅是“江河源”和“生态源”,还是中国乃至东半球气候的“启动器”和“调节区”。

西藏民主改革50年来,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作为西藏现代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同步推进,取得了重大成就。

构建国家生态安全保障

西藏自治区工布江达县巴河镇朗色村是这个县第一个人均收入突破万元的村子,2008年人均收入超过12000元。朗色村背靠大山,林木资源丰富。不过,村支书小尼玛告诉记者,村里对村民使用柴火是有严格限制的,目的就是为了保护好生态资源。在朗色村,沼气被广泛使用,2008年实施太阳能应用工程后,每一户都装上了太阳能灶具。爱护环境已成为村民的自觉行为。

西藏群众环保意识的增强源于西藏日益严峻的生态环境。受高原特殊气候的影响,西藏的生态环境极为脆弱,一旦破坏很难恢复,甚至不能恢复。为此,西藏自治区制定了《西藏生态安全屏障保护与建设规划》,计划到2030年完成。按照规划,西藏将实施天然草地保护工程,退牧还草1322万公顷;野生动植物保护及保护区建设工程,重点建设拉鲁湿地等9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规范化建设5个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重要湿地保护工程,重点保护11个重要湿地。同时,西藏将实施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建设15.42万公顷防护林;人工种草与天然地改良工程,建设灌溉人工饲料草料基地6.67万公顷;建设旱作人工饲料草料示范基地23.33万公顷;防沙治沙工程治理沙化土地48万公顷;水土流失治理工程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61.1万公顷。

这一规划实施后,西藏将加强自然生态系统的保护和退化生态系统的修复与重建,构建西藏高原国家生态安全屏障。

生态经济方兴未艾

在西藏,人们可以享受更多的阳光。为了充分利用太阳能,西藏实施了“金太阳”工程。目前,西藏是我国建设集中型太阳能电站最多的地区,总数达到近400座,年均发电量达到1300万千瓦时。

近年来,西藏还实施了农村薪柴替代规划。规划主要利用水能、生物质能、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作为薪柴能源的替代形式,改变乡村居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实现能源结构的转变。

据测算,如果安装一台1.6平方米的太阳灶,一年使用280天,每天使用6小时,所产生的能量相当于2.14吨薪柴燃烧所释放的热量,每年可节省开支近1300元。而使用沼气池,每户居民每年可节省开支1250元。按照全自治区建成25万个沼气池的规划,每年节省出的资金将超过3亿元。因此,使用太阳能和沼气,对保护农牧区的环境有益,对农民增收节支也有益。

据统计,截至2008年,西藏自治区12个县建设农村沼气池3万多座,7万名农牧民用上了清洁能源。此外,西藏累计推广太阳灶10万台,建设太阳房、阳光温室、太阳能沐浴房12万平方米。

西藏在开发生态经济的同时,对其他开发建设活动则实施严格的环境准入。自2006年以来,西藏开展了两次矿产资源禁采活动,并自2008年起全面禁止开采砂铁矿。建设青藏铁路时,按照建设生态铁路线的要求,有关部门投入15.4亿元环保资金,有效地保护了铁路沿线生态环境和自然景观,创造了铁路建设史上的环保典范。

生态旅游与生态保护相得益彰

巴松措是西藏林芝地区著名的风景区。在这个面积达37.5平方公里的风景区,每到旅游旺季,这里都会迎来大批游客。然而,即使游客购买了门票,也不会在风景区内畅行无阻。从生态环境保护出发,巴松措风景区分为核心区、缓冲区和开发建设区,核心区、缓冲区是保护区,只有开发建设区才能供游客游玩。

西藏自治区旅游局副局长扎诺介绍说,西藏在开发生态旅游时,一向以保护为主,坚持先规划,先环评,后开发,努力实现生态建设与旅游业的协调发展。

西藏的旅游开发非常注重可持续发展,着重推出了一系列有利于环境保护的旅游产品,如徒步旅游,乡村生态旅游,关注自然与人文双重生态环境保护的青藏铁路沿线游,堪称世界生态旅游极品的雅鲁藏布江大峡谷体验游,高原湖泊观鸟游,江河源区生态探秘游等。2007年,西藏接待国内外游客402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48.5亿元,相当于全区GDP的14.2%。

旅游业的发展,同样促进了生态环境保护的大力实施。目前,西藏已建立各级自然保护区38个,总面积有40多万平方公里,占西藏国土面积的38%。此外,西藏还建有国家级地质公园1座,国家森林公园2座。(Arw)

来源:绿色时报 作者:绿色时报浏览次数: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