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新闻网
您现在的位置>> 新闻首页>> 绿色视野

水土流失仍在发展 综合治理更需加强

发表时间:(2009-02-02)
由中科院东北地理所、北京师范大学、黑龙江省水保所等单位科技人员组成的考察组,历经3年多的科学考察,首次对黑土区的水土流失状况进行了全面、准确的诊断,并提出:水土流失仍在发展,综合治理更需加强。
水土流失仍在发展中
由中科院东北地理所研究员阎百兴负责的黑土区科考组,自2005年5月以来,先后进行了不同规模的实地考察8次,考察小流域78个,采集土壤样品1000余份,收集有关资料400余份。同时,还与美国、加拿大、日本等国及联合国粮农组织的专家广泛开展了退化土壤管理、移动式水土流失观测、保护性耕作、养分流失引起的面源污染等方面的学术交流活动。
在此基础上,考察组提出了东北黑土区新视点:黑土区水土流失仍在发展之中。其主要表现为:
水土流失仍在发展,但速度减缓。根据第三次遥感调查统计资料,黑龙江省典型黑土区水蚀面积已由20世纪50年代的24292.4km 2增加到80年代的36649.52km 2、2000年的45106.51km 2,虽仍以轻度侵蚀为主,但中度、强度侵蚀的增长速度较快。
侵蚀沟数量增加,并向大沟方向发展。中科院东北地理所研究员张树文的遥感调查表明,黑龙江省典型区域(克东、拜泉东部10个乡镇)侵蚀沟数量已从1965年的1712条增加到2005年的2565条、侵蚀沟密度由202m/km 2增加到283m/km 2,且由分散状态变为集中连片分布。
坡耕地土壤面蚀较重,黑土层厚度明显减薄、水蚀以面蚀为主。北师大教授刘宝元的研究表明,黑土区各类典型剖面的黑土层厚度均有下降。黑龙江省水保所的定位观测则表明,坡耕地年土壤流失厚度0.6~1cm。据预测,按照目前的侵蚀速率,黑龙江省现有耕地中有227万hm 2的坡耕地黑土层将在100~200年内被侵蚀掉,56万hm 2坡耕地的黑土层将在50年内被侵蚀掉。
土壤养分普遍下降。据对黑龙江省黑土区23个市(县)耕层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的测试,大部分处于下降状态,有机质已从垦前的8%~10%下降到2002年的3.89%;全氮、全磷、全钾等也有类似的变化趋势。
防治水土流失意义重大
科考组指出,东北黑土区水土流失严重威胁粮食安全。中科院东北地理所研究员张兴义对坡耕地黑土层进行的田间剥离试验表明,黑土层剥蚀掉30cm时,玉米产量只有对照的4.3%~26.3%,几乎绝产;大豆产量只有对照的40.8%~54.9%。
黑土区坡耕地的水土流失面积为1205万hm 2,大型侵蚀沟吞噬耕地48.3万hm 2。据估算,目前因侵蚀沟吞噬耕地每年损失粮食290万吨。黑土区不同侵蚀强度坡耕地造成的粮食减产(以玉米计)1631万吨。也就是说,目前因水土流失每年损失粮食1921万吨。如不采取有效措施控制黑土层的流失和黑土肥力的锐减,粮食减产的幅度还会加大。
据此,科学考察组提出如下建议:
一是实行保护性耕作。
东北黑土区普遍推行并采用的耕作方式严重破坏土壤结构,造成有机质下降、土壤板结,加速了侵蚀。因此,在粮食生产的压力下,推行保护性耕作是控制水土流失的必然选择。
二是建立适合黑土区的土壤侵蚀分级标准。
现有的标准坡耕地分级指标对黑土区地形考虑不足,黑土土体松散、抗蚀性差、冻融交替削弱土体抗蚀力等因素亦未有考虑。因此,遥感调查得出的水土流失面积小于实际水土流失面积,影响了黑土区水土流失防治的宏观决策。建议及时制定颁布适合黑土区的土壤侵蚀分级标准。
三是黑土区的水土流失治理应以坡耕地治理为主。
黑土区超过8°的坡耕地很少,仅占总面积的1%~2%。今后要把重点放在1°~ 8°的坡耕地治理上。
四是制定科学的长远治理规划。
水保管理部门要与专业院所合作,制定科学合理的规划方案,规划要体现逐级逐步治理,因地制宜,要包含治理后的管护措施,要有政策法规保障。逐步建立最终的水保技术研发、示范、推广、资金筹措、管护的体系。(A01)
来源:新闻网 作者:新闻网浏览次数: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