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新闻网
您现在的位置>> 新闻首页>> 绿色视野

林业国际合作书写浓墨重彩新篇章

发表时间:(2008-12-26)
30年,在中国林业稳健前进的历史进程中,林业对外合作与交流留下了坚实的脚印。

30年,在中国林业震撼人心的辉煌画卷中,林业对外合作与交流书写了浓墨重彩的篇章。

历史不会忘记——

改革开放以前,原林业部仅仅对外签署了政府间和部门间林业合作协议(备忘录)各1个;而进入新千年,中国林业的国际地位则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07年9月8日,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会议的主席台上,向国际社会发出了建立“亚太森林恢复与可持续管理网络”的倡议。胡锦涛主席的倡议,被历史性地写入《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关于气候变化、能源安全清洁发展的悉尼宣言》。

30年,中国林业从第一次与林业发达国家牵手时的忐忑中走出来,逐渐在国际舞台上,展示出大国林业的风采。

历史——为中国林业走向国际翻开崭新的篇章

1978年,历史将中国带入一个崭新的纪元。改革开放,让中国人打开胸怀,开阔了眼界。中国林业从此走上通向国际的崭新道路。

据国家林业局国际合作司司长曲桂林介绍,改革开放以前,中国林业走向国际主要体现在中国对非洲和部分社会主义国家的林业技术援助方面。改革开放以后,中国林业走向国际的含义却体现在中国林业国际地位的提升,在多边活动中话语权增强,人员和技术输出,中国林业对区域和全球林业发展的贡献不断提高等方面。

从改革开放初期到上个世纪80年代,中国林业的主要任务是开辟和拓展对外开放的双边、多边和民间合作渠道,重点工作是引进资金、技术和管理理念;上个世纪90年代,中国林业开始巩固对外合作渠道,提高合作效率与活力,积极参与国际多边合作,提高话语权,加强人才培养,在做好引进工作的同时,推动人才和技术输出;本世纪以来,中国林业充分利用有利的国际林业机遇,在我国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高的大背景下,积极发展林业对外合作,努力统筹双边、多边和民间合作,兼顾引进和输出,突出多边舞台的话语权,在国际谈判和国际履约中维护和争取权益。

从改革开放初到2007年底,国家林业局已与9个国家签订了11个政府间林业合作协议,与34个国家签署了41个部门间林业合作协议(备忘录),并正在与俄罗斯商签林业政府间协议,与蒙古、秘鲁、阿根廷、马来西亚、卡塔尔等国家商签林业部门间协议。中国林业国际无偿援助合作项目从上个世纪80年代初期开始,到2007年,国家林业局已累计争取到国际无偿援助资金约8亿美元,项目近540个。通过引进资金和技术,有力地配合了国家和地方林业建设,对转变人们经营林业的观念,推动项目区林业的发展等方面都起到了有效作用。

中国林业民间多边国际合作在改革开放后得到迅速发展。据不完全统计,国家林业局已与美国、澳大利亚、日本、韩国等国家的民间团体以及世界自然基金会(WWF)、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大自然保护协会(TNC)、湿地国际(WI)、国际林业研究中心、国际林联、国际纸业(IP)等20余个非政府国际组织或机构建立了联系,签署多双边合作协议(备忘录)15个,并共同实施了300多个不同规模的林业合作项目,争取项目资金近5600多万美元,项目培训人员1500多人次。这些项目的实施不仅改善了项目区的生态环境,也给当地的社会、经济带来了显著的效益。

收获——让中国林业在国际合作与交流中积淀深厚的底蕴

走向国际的历程,让中国林业积淀了深厚的底蕴,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走向国际的历程,让中国林业人目睹了变革创造的收获,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深刻启示。

国家林业局国合司副司长章红燕说,开展林业对外合作与交流,转变了中国林业人长期以来所固有的封闭观念。将国外林业经营管理的新原则、新思路和新方法引入我国,学习借鉴林业发达国家发展林业的政策观念和管理经验,结合我国林业的具体情况进行实践与探索,逐渐完善了我国森林多种经营思想,创新了新机制、制定出新政策。

各级林业部门通过多种合作渠道和方式,引进了包括林业生产和科研教学等领域的先进技术,解决了我国林业生产和科研教学中的难题。

我国林业通过无偿援助项目争取国际资金,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林业建设资金不足的状况,有效地促进了生态林业建设的发展、山区的扶贫工作和经济发展,极大地推动了造林事业。仅中德财政合作造林项目,截至2007年底,就累计完成造林57万公顷,初期造林已经郁闭,森林覆盖率提高了30~50个百分点,水土流失得到有效遏制,生态效益明显增长。

通过对外合作与交流途径,我国从国外引进了一批优良动植物品种、品系,丰富了我国的动植物资源。

通过各种渠道,我国向美国、日本、德国等林业发达国家派出了上百人次的留学和进修人员,涉及的领域几乎涵盖了林业的各个领域。留学人员回国后,大多成为林业科研队伍的中坚力量,为推动林业科学技术的进步,促进林业改革和建设事业发挥了重要作用。

林业系统的教学、科研机构,积极开展引进人才工作。通过外国专家讲学、学术交流、合作研究、合作开发、合作培养研究生、指导实验室工作、担任客座教授和顾问等,加强了高等院校重点学科建设,拓宽了国际交流范围,增进了国际技术与科研合作,提高了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有力地促进了林业教育事业的发展。

与此同时,我国还积极输出林业科技成果和科技人才,扩大国际影响力。进入20世纪以后,我国的林业专家开始走出国门对其他发展中国家的林业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同时还邀请其他发展中国家的政府官员和林业专家来华开展培训,以我们的实际行动为南南合作做出了贡献。

30年改革开放的实践证明:大力开展林业国际合作,不仅有利于从国外引进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加快我国林业事业的发展,而且为维护我国的合法权益,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推动我国林业与世界接轨,促进林业建设的健康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变革——使中国林业在国际舞台上展现大国风采

30年,在历史长河中只是短暂的一瞬,但中国林业在走向国际的历程中,却发生了一次伟大的变革。中国林业在国际林业舞台上,逐渐展示出大国林业的风采。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只有融入国际社会,寻求并积极利用国际条件,参与国际规则的制定,才能为国内林业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空间,并加快自身的发展,以在国际事务中掌握主动权。正因为如此,我国政府才以全新的姿态,加入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生物多样性公约》(CBD)、《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联合国关于在发生严重干旱或荒漠化的国家特别是在非洲防治荒漠化的公约》(UNCCD)、《关于特别是作为水禽栖息地的国际重要湿地公约》(RAMSAR)、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联盟(UPOV)、国际热带木材协定(ITTA)和联合国森林论坛(UNFF)。根据各公约的规定,国家林业局建立了完善的国家履约机构,为履行公约义务提供了组织保证。积极组织实施公约有关决议,切实组织实施相关活动。

积极应对国际林业热点问题,协助有关公约开展活动,履行缔约方义务,扩大对外宣传,树立良好国际形象,使中国林业在公约履约事务中的国际地位日益提高。2000年在肯尼亚举行的《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第十一届缔约方大会上,中国当选为公约常委会副主席国和亚洲区域代表。2004年在泰国举行的公约第十三届缔约方大会上,中国连任公约常委会副主席国和亚洲区域代表。2003年~2005年期间,中国当选为《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主席团成员。2005年在乌干达举行的《湿地公约》第九次缔约方大会上,中国当选为公约常委会成员和亚洲区域代表。在荒漠化公约的谈判过程中,由于中国的推动,公约设立了履约审查委员会机制,为监督各缔约方的履约行动迈出实质性一步。在CITES公约中,我国已从过去被动、几乎遭到制裁的局面转变为主动出击、化解矛盾。目前,在参与公约事务中,中国已成为参与决策过程、甚至主导谈判进程的一支重要力量。1997年11月6日,成立了总部设在中国的第一个政府间的国际组织––国际竹藤组织(INBAR)。

章红燕说:“我们深刻地感受到,中国林业在国际上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全球事务论坛、中欧领导人会晤机制、中美战略经济对话、中日首脑论坛等,都有林业议题、都有国家林业局的参与。没有中国林业的国际林业,是不完整的国际林业;国际林业事务没有中国的参与,脚步就会迟缓。”

未来——将中国林业带上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征程

历史,赋予了林业全新的使命;时代,将中国林业推到了国际舞台的中央。中国林业在国际舞台上,既面临着新的机遇,又必须随时准备应对新的挑战。

据章红燕介绍,就无偿援助项目而言,我国林业对外争取无偿援助工作在国际社会大环境下也受到了一定的冲击和挑战,一些国际组织和外国政府已经大幅度缩减了对华无偿援助的金额。然而,林业在环境保护中占主导和重要位置,保护和发展林业是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措施,这一点已被世人所接受和理解。

林业国际科技合作的最终目标是实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我国《“十五”林业科技发展计划》确立了今后林业科技国际合作与交流工作的具体目标:继续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智力,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新格局。利用好两种资源、两个市场,不断扩大对外合作领域,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鼓励林业科技人员参与国际重大林业问题的合作研究,取得自己的知识产权和发展的主动权。大力推进政府间的科技合作与交流,寻求新的合作领域和空间。积极利用部分林业科研院所拥有的进出口自主权,发展与有关国家的技术贸易,把我国林业新产品、新技术打入国际市场,增强国际竞争力,提高我国林业科研院所的国际地位和作用,迎接经济全球化的挑战。

林业多边国际合作全球化和区域化的格局是在生态环境保护和发展碰撞的大背景下形成和发展的,以保护生态环境和实现可持续发展为主线,以制定林业可持续发展国际规则为目的,以资源竞争、技术竞争、资金竞争和人才竞争为焦点,充满了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两大阵营的利益斗争。在履行国际公约的过程中面临着不容乐观的国际形势:发达国家政治意愿不足,行动有所倒退;公约涉及范围越来越广,需要国内相应跟进的工作越来越多;敏感问题依然不容忽视,仍然需要面对来自国际社会的压力。

曲桂林说,目前经济全球化导致了森林问题的全球化,这对世界各国都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其中,最大的挑战是人才问题,要建立人才辈出的机制,培养能够应对挑战的人才。同时,要抓好森林的可持续经营,正如国家林业局局长贾治邦所指出的,在现代林业建设中,森林经营是林业发展的永恒主题。只要搞好森林经营,就能应对国际森林问题带来的机遇和挑战,立于不败之地。如何更好地把握世界林业的大形势和我国林业发展的好形势,积极主动地参与林业多边国际合作,履行国际义务,维护国家权益,拓展我国林业发展国际空间,是我们今天所面临的重要课题。(Arw)

来源:绿色时报 作者:绿色时报浏览次数: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