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新闻网
您现在的位置>> 新闻首页>> 媒体北林

科学时报:“坐地铁时拿本书”

2月28日,温总理和网友在线网聊引起了很大反响。我注意到,当网友“天天向上”提出设立全国读书节的建议后,总理非常赞成。他说,“我愿意看到人们在坐地铁的时候能够手里拿上一本书。多读书吧,这就是我的希望。”
按我的理解,坐地铁时拿本书,是泛指人们抓紧时间多看看书。在网络飞速发达、仅中国就有3亿网民的今天,总理希望人们多读点儿书,寓意十分深远,应该引起我们的关注。
关于书的作用,古今中外早有许多说法。老辈子流传下来的“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耳能熟详的有高尔基“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的格言。既有“半部论语治天下”的比喻,也有书本给中国带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实证。对此,估计没有人能提出太多的反对理由,问题归结到现如今还无必要抱着书本来看。
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需要我们继承和发扬。世界的先进文化也需要我们了解和掌握。无论是继承发扬也好,还是了解掌握也好,前提都是要深入地学习,而读书则是最好、最重要的学习途径之一。
从传播媒介的性质来看,书籍媒体承载着太多的文化,特别是千百年来沉淀下来的文化遗产和精神财富。书籍是以文字符号为主的传播媒介,文字符号的内涵丰富、寓意深刻、力量强大,其深度超过其他媒介。书籍在传递知识、传承文化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读书不仅能满足人们渴求知识的欲望,还能够使人在阅读过程中陶冶情操、颐养性情、品味生活、调整心态,从中获得安全感和幸福感。
在瞬息万变的信息时代,人们更多地关注最新动态和即时信息,这是必要的,但这并不是我们丢弃书本的理由。我们需要及时迅速地浏览每时每刻发生的各种信息,也需要研读和咀嚼在历史的进程中沉淀下来的思想和观点。我们需要鼠标即时上网和整个世界联通,同样也需要随手带本书,在坐地铁的闲暇看上几页。
书自然也有好坏之分。我以为温总理提倡的读书,一定是指读好书。所谓的好书,首先是内容积极健康、引人向上。一方面出版部门要把好关,另一方面我们自己也要提高辨别能力,自觉抵制品位不高、低级趣味的书籍;书海茫茫,而我们的时间总是有限的。所以,读书还应该有所选择,分个轻重缓急;书对于我们并不是同等重要。在读书时,有的需要精读,有的可以泛读,有的大致翻翻知道个梗概就可以了。
现代人任务重、压力大、时间紧,而读书是需要有耐心,需要花费时间和精力的。学生本来就是读书人,读书应该成为我们的本分。除了认识到书籍的重要性之外,还需要采取适当的方法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读书有时还是一件艰苦的事,需要有毅力和不怕苦的精神。虽然不提倡“头悬梁、锥刺股”,但为了读书吃点儿苦头还是值得的。
我不反对上网,不反对阅读网络版或成电子介质的书籍。但网络阅读在某些方面不如阅读纸质书籍来得便捷。既希望网络开发商和运营者们不断改进网络阅读的模式,使之在享受网络优势的同时,吸纳传统阅读方式的长处;也希望大家不要仅做网民,还要做一名有心的读者。
形成良好的读书氛围和社会风气也很重要。全国读书节设不设咱说了不算,但还是希望多一些读书的社团,多一些和读书相关的活动,多为人们读书做点儿实事,多涌现出一些读书的典型和榜样。当然,不能死读书、读死书,不能为了读书而读书。这是问题的另外一个方面,容我们另文再谈。
还有一个问题不得不说。如今的书太贵了,别说普通学生了,就连我们挣工资的人都有些难以承受。但愿出版社尽量降低成本、节约资源、降低书价,但愿多建一些图书馆,现有的图书馆多购买一些书籍。
与书为伴,与书为友。与君共勉。
作者:铁铮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