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新闻网
您现在的位置>> 新闻首页>> 媒体北林

科学时报:记录青春的光芒

陆陆续续出了10多本书。但我觉得手中这本《让青春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闪光》有特别的意义。不仅仅因为书中印有温家宝总理的亲笔批示,还因为字里行间都闪烁着新一代大学毕业生青春之光。尽管书中的主人公并不是明星大腕,但他们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默默地发出自己的光和热,成为令祖国骄傲的一个“80后”大学生毕业生群体。
2007年7月初的北京,十分闷热。时任北京市委常委、教工委书记的朱善璐(现任南京市委书记)倡导在北京高校大学生中树立一批在基层就业的优秀典型。教工委宣教处委托我组建一个首都大学生记者团,完成相关的采访任务。各校都积极响应,清华、北大、人大、北师大派出的都是硕士生,不少学校选派的是记者团团长。为了参加采访活动,不少学生改变了暑期计划,有的退掉了返乡的车票。
大学毕业生担任村干部助理是个新生事物。那些刚刚从象牙塔走出的大学生们在农村究竟过着怎样的生活?不但大学生记者们关心,我也非常渴望得到第一手的信息。我带着30位大学生记者到北京昌平的康庄镇、平谷的马坊镇,和村干部助理们促膝交谈,和他们一起下地,和乡亲们聊天,亲眼看到了他们在农村的原生态生活。
每个参加采访的人收获都很大。有人说,我以为到农村当助理的都是些找不到工作、考不上研究生的人呢,不料想个个都非等闲之辈。有的说,本以为到农村专业不对口、学非所用,没想到大学毕业生们都如鱼得水,干得这么热火朝天。等大家坐车返回京城时,心里就再也放不下那些在希望的田野上奉献青春的大学生了。
随后,我又带着大学生记者们去首钢研究院和燕山石化炼油厂,采访了一批在国企基层做技术工作的大学毕业生。他们不但具有老一代知识分子的质朴、务实,还凸显着新一代大学生所特有的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同样给大学生记者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一活动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反响,温家宝总理亲笔作了批示给予了充分肯定。他写道“北京市委组织的这项活动很有意义”。
大学生记者们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所感,用自己的语言、自己的方式记录了下来。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当代的大学毕业生,让更多的人分享大学生记者的收获,在教工委宣教处的支持下,我主编了《让青春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闪光》一书。
此书主要分为三个部分。一是“希望的田野”,记录了大学生村干部助理的风采;二是“绚丽的基层”,再现了国企大学生科技人员的风貌;三是“收获的感动”,汇集了大学生记者的采写体会和在社会上引起的反响。
此书的特别之处是,再现了大学生记者眼里的优秀大学毕业生。他们的文笔或许没有专业记者那么娴熟,但他们的文字真实、朴实,显然对读者更具感染力和说服力。他们用自己的眼睛看世界,用自己的脑子进行思考,更容易在读者中,特别是同龄人间产生共鸣和反响。
大学生记者通过采访,自己也受到了深刻的教育,心灵上受到了震撼。在基层工作的大学生们用自己的言行,告诉了他们许多在书本上看不到、在校园里体会不到的东西。亲眼所见、亲耳所闻、亲临其境,给他们上了生动形象的一课。有一天他们也会面临就业的选择。我相信,在他们选择时,这次的采访经历一定能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这样的教育效果,恐怕是听报告、看材料很难达到的。
尽管我不再年轻,但希望自己能够像他们那样,为祖国奉献出自己的光和热。我相信,每一个读了这本书的人,同样也会这样。
作者:铁铮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