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新闻网
您现在的位置>> 新闻首页>> 媒体北林

北京日报:北林大八成多学生参与社团活动

“社团活动覆盖的大学生人数超过万人,占在校生总数的83%左右。社团数量的年增幅保持在9%左右。”江南的注册网址提供的最新数据表明,大学生社团30年来发生了许多变化,对大学生的影响力日益凸显。

20世纪80年代:种类单一、规模很小

上世纪80年代,学校的学生社团数量少,多集中在业余爱好、体育健身等方面,只是大学生的点缀。以丰富课余生活为目的,搭建不同班级、专业之间学生交流的平台,成为当时对学生社团的基本定义。一些大型活动多由各级团组织统一部署,学生社团较少参与其中。1987年,学生“英语俱乐部”成立,结合学好、用好英语这一主题,吸引了众多学生,逐步树立了学生社团的影响力,成为该校学生社团初期发展的典型代表。

20世纪90年代:从弱到强、特色凸显

上世纪90年代,是学校学生社团从弱到强、集中发展的时期,突出标志是涌现出了一批在首都乃至全国都具有影响力的环保学生组织。1994年,“科学与野外生存协会”即“山诺会”成立,以野外生存为特色,倡导建立一个自然爱好者的俱乐部,把自然当成是永远的向导。社团获得了全国环保最高奖——“地球奖”及“全国特色社团”等多项荣誉称号。同年,成立了“林海之光青年志愿者协会”,倡导学生奉献爱心、志愿服务社会,特别致力于志愿环保服务。这类社团如雨后春笋,成为大学生倡导绿色环保文化、积极开展志愿服务的代表,奠定了特色学生社团的发展基础。大学生也更加注重自身综合能力的培养,“辩论与演讲协会”成立后,连续13年举办“绿叶杯”辩论赛,累计参与人数超过千人。

21世纪:全面开花、规范发展

2001年12月,北林大成立了学生社团联合会,学生社团进入了飞速发展的黄金时期。目前,注册学生社团117支,校级社团53支,院级社团64支,覆盖了思想政治、绿色环保、科技创新、文化艺术、体育健身等5大领域。新生的学生社团在结合专业优势、传播绿色文化、增强大学生社会责任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2006年成立的“翱翔支农与实践社”,是大学生肩负社会责任的一个例证。大学生积极利用智力优势,倡导服务“三农”,发起的首都大学生“三农文化节”受到社会关注和好评。学生社团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一批服务学术交流、引导科技创新的学生社团也相继产生,受到了学生的追捧。

30年社团之最:绿色咨询24年

传播绿色文化、引领绿色文明、倡导绿色生活,是北林大学生社团的鲜明特色。大学生连续24年举办绿色咨询活动,在王府井大街、北海公园、玉渊潭、紫竹院、植物园等地都留下了志愿者的身影。2001年起,以学生社团为主的首都大学生“绿桥”活动年年举行,突出了“绿色奥运、志愿服务”的主题。近两年来,开展“绿色长征”活动,向市民宣传绿色奥运理念,也使自己受到了历练。

作者:铁铮 王磊 徐博涵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