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新闻网
您现在的位置>> 新闻首页>> 观点言论

绿色发展指数说明什么?

  《2011中国绿色发展指数》近日在北京发布。这份由北京师范大学、西南财经大学和国家统计局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联合组成的课题组发布的研究报告,对我国30个省(区、市)和34个大中城市的绿色发展水平进行了测算和排名。尽管这张考卷本身未必尽善尽美,分数也未必说明一切,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动态进展。


排名谁更占优势?


  从测算结果来看,绿色发展指数的区域分布特征明显。在参与测算的30个省(区、市)中,北京保持2010年的优势地位,蝉联第一。总体而言,东部地区绿色发展水平相对较高,除青海和云南位于西部外,其余排名前10的省份均来自东部地区;全国有12个省份绿色发展水平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中部地区绿色发展水平相对较弱,6省绿色发展指数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而从城市排名情况来看,同样是东部发达地区城市的绿色发展水平更高,而中西部相对低一些。深圳排名第一,兰州、西宁垫底。但是,考虑到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节能减排、产业结构和政府支持力度等因素,一些中西部城市的绿色发展水平也比较高。如排名全国第三的昆明、第五的合肥、第九的长沙等。


  绿色发展指数的测算结果显示,绿色与发展二者是相辅相成的,是可以同时实现的。整体来看,东、中、西部三大区域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协调程度也有所不同。这份研究报告认为,东部发达地区在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后,更加重视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协调,更加重视提高经济增长效率,加大了环境和生态保护力度。根据新出台的《“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东部承担的节能和减排任务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有的省份10年加起来化学需氧量减排比例将接近40%。


  而作为“夹心层”,中部内陆地区在绿色发展方面压力最大,一方面大量承载东部的制造业转移,资源环境空间进一步压缩,另一方面经济实力又远没有东部雄厚,对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投入力度有限,资源禀赋方面则无法与西部一些省区相比,因而排名靠后。


指标设计有缺陷?


  乍一看这个排名,似乎与公众的直观感受不太相符。在人们眼中,东部地区开发早、发展快,资源环境的压力大,空气、水等污染严重。可为什么东部地区还是绿色发展水平相对较高的地区呢?


  据北京师范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李晓西介绍,中国绿色发展指数包括三大类指标。经济增长绿化度反映生产对资源消耗和环境的影响程度;资源环境承载潜力体现本地区自然资源和环境所能承载的潜力;政府政策支持度反映了社会组织者解决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矛盾的水平和力度,其权重分别为30%、40%和30%。


  报告明确显示,东部地区人均资源占有量低,资源环境潜力度指标排名比较靠后。但东部省份更为重视经济、资源和环境之间的均衡发展,以节能减排为主要抓手,通过不断优化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布局等做法来缓解资源环境约束,提高了经济的绿色发展水平。同时,由于发展较早,经济实力雄厚,东部省份政府政策支持力度相对大一些。因此,东部地区在较强环境约束的状况下,其绿色发展水平仍然较高。


  绿色发展水平指数选取的测算指标主要是客观数据,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劳动生产率、城市人均绿地面积等。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秘书长卢迈指出,一些省区和城市在空气清洁度、水资源等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绿色发展指数体系应该适当增加一些主观指标,体现居民对城市绿色发展的评价。


  对此,李晓西表示,明年会考虑在各大网站以问卷调查的形式纳入主观数据的测量。


绿色施政谁先行?


  绿色发展指数的编制思路、分析框架和测度方法可以说为衡量地区的质量型发展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依据,尤其是政府政策支持度这一指标得到了广泛关注,所占比重由去年的25%提高到30%。


  绿色发展指数在全国高居第一的北京市,在资源环境承载潜力上仅排名第18位,但由于在经济增长绿化度和政府政策支持度两个指标中排名第一,极大地拉动了北京市的总体绿色发展水平。


  环境指标目前已经成为政府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一个重要指标,而绿色施政也应成为当前主流的执政理念。这一指标体系的形成,将推动各级执政者在思想上强化绿色意识,树立政府自身的“绿化”观点,将绿色发展指数和指标体系纳入政绩考核范围,更重要的是,将有助于提高全民的绿色发展自觉性。


  “我希望各省市不要过于重视排名,此份报告更大的价值在于帮助地方寻找到转换城市增长方式、调整经济结构的切入点。”清华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魏杰表示,推出绿色发展指数的重要性在于在环境、资源和人三者之间到平衡点。(A21)

作者:徐琦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