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新闻网
您现在的位置>> 新闻首页>> 观点言论

我们还剩多少森林能去保护?

——写在国际森林年的世界森林日

今年是“国际森林年”,也是中国天然林保护工程二期的起始年,因此今年的3月21日“世界森林日”有着更特别的意义。考虑到森林和森林可持续管理在可持续发展、消除贫穷和实现国际商定的发展目标(包括千年发展目标)中能够发挥巨大的作用,联合国大会在2006年12月20日通过的第61/193号决议中宣布2011年为“国际森林年”。这一次的国际森林年距离联合国上一次的国际森林年已经26年,可谓“姗姗来迟”。就在过去的这26年间,全球原始森林的减少和退化趋势已非常严峻。

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最新报告,全球森林每年平均减少1300万公顷——这几乎相当于希腊一个国家的面积。同时,由于浆纸工业、棕榈油食品加工业以及畜牧和皮革业的迅猛发展,位于印尼、巴西亚马孙地区大量的热带雨林被浆纸人工林、油棕林以及集约式牧场所替代,造成原始森林的严重减少和退化。另外,毁林还造成了全球约五分之一的温室气体排放,严重加剧了气候危机,并导致了很多珍稀物种濒临灭绝。

从卫星地图来看,中国目前面积大于500平方公里的未受侵扰的原始森林仅占国内森林资源总量的2%,而天然林同样面临被人工林蚕食的挑战,失去真正的森林功能。在南方一些省份,一些良好的天然林却被大面积种植的单一树种工业人工林所替代。这背后的原因,有企业或林农的短期利益驱使,也有地方政府部门疏于监管或监管不严。在个别地方,打着“低产林改造”的旗号堂而皇之地将优质天然林转换为人工林的现象,更需要引起我们的警惕。

以2010年7月媒体报道湖北省咸宁市上演“毁林再造——令人费解的造林工程”为例,咸宁市某县对当地天然林进行低产林改造,并采用“炼山”的方式清理林地,结果造成森林大火,过火面积数千亩。笔者认为,低产林改造的有关办法和规定,应该明确只能在商品林范围内进行,以防止借低改之名,将生态公益林改造成为商品林。

刚刚过去的一年是中国自然灾害频发的一年,舟曲特大泥石流的教训提醒我们,保护森林生态系统尤其是天然林,对于维护国土生态安全至关重要。因此,天然林和生态公益林保护,决不能让位于以短期经济发展为目标的工业人工林。

这些看似遥远的毁林灾难其实与我们每一个人息息相关。因为导致毁林和森林退化背后的驱动力,与我们的生活和消费习惯密不可分。近些年来,毁林的一些主要驱动力——浆纸工业、棕榈油食品加工,以及畜牧和皮革业的不合理发展,都源于人类对这些商品日益增长的需求。而这些需求恰恰给了一些不负责任的企业以毁林为代价进行生产扩张的藉口。

其实,发展和保护并不是矛盾的,可持续的发展和可持续的保护是能够实现相得益彰、互相促进的。实现这一点,企业的自律、政府的科学引导和监管十分重要。在整个森林保护和可持续经营过程中,他们两者的决策和行动是不可或缺的。除此以外,我们的消费意识和行动也是推动森林保护的积极因素。如果我们消费者在生活之中多一些节约,少一些浪费,多支持一些譬如再生纸、森林认证产品的绿色消费,并拒绝购买导致毁林的产品,那么这些保护森林的行动和支持力量将会对森林经营管理环节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从而促进森林的可持续管理和发展。(A21)

作者:绿色和平森林保护项目经理 刘兵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