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新闻网
您现在的位置>> 新闻首页>> 观点言论

中国大学的师生缺少互动

  刚看到了一份《清华大学本科教育学情调查报告2009》,其中有几个数据特别需要关注。这份调查报告是该校教育研究院课题组完成的,其参照系是美国顶尖研究型大学,虽然只涉及清华大学本科生与美国同类大学学生的比较,但对全国大学,甚至中学的教育而言也有参考和借鉴意义。



  课题组使用的调查工具为“全美大学生学习性投入调查”问卷的汉化版。原问卷包含五个可进行跨院校比较的指标,其中包含主动合作学习水平、生师互动等指标。



  调查显示,清华无论低年级还是高年级学生,在生师互动指标上都与美国大学生有明显差异。分析双方生师互动行为模式后,调查者认为有两个指标的差异值得关注。一是教师对学生学习行为的及时反馈;二是教师对学生未来职业计划的指导。27.1%的清华学生自我报告说,自己的学习表现从未得到过任何老师的及时反馈,而美国同类院校中有相同看法的学生仅为7.1%;44.3%的清华学生说没有和任何一位老师讨论过自己未来的职业想法,而美国同类院校这样的学生只占20%左右。



  学生的学习表现得不到教师的及时反馈,这个现象有一定的普遍性。其中有教师的原因,也有学生的原因。一些课程是大课,学生太多,一位老师很难一一对学生的学习表现做出及时反馈。如果学生再不主动,可能就会被老师忽视;学生上课也缺少稳定性,随意性很大,也加大了老师反馈的难度。当然,也不排除个别老师只注重讲授,不注意学生的接受状况,忽略了与学生的交流。作为学生而言,也缺少主动性,很少主动征询老师的意见和建议。



  学生总是要毕业的,也就是说总是要从事某种职业的。现在我国不少高校都开设了就业指导课,专门指导学生搞职业规划并讲一些就业技巧。但不是什么问题都可以通过上课来解决的。老师讲课讲的是一般规律,是普遍性的问题,学生自己的个别问题、特殊问题,都需要老师进行个别指导。



  清华学生与美国大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行为差异非常大。清华学生自己报告从未在课程上发言或参与讨论者为33.6%,美大学生仅为5%。近60%的美大学生自我报告“经常”甚至“非常经常”提问或参与讨论,而这个比例在清华仅为12.3%。这种差异在高年级表现更为突出。



  按我的经验,在课上较少发言、不大参与讨论者为数不少,可能超过三分之一。这当然有老师引导不够的原因,也有学生自身的原因。一位香港学生告诉我,他的老师注重引导学生怎么“想”,而大陆的老师则喜欢告诉他怎么“做”。



  传播的模式有单向、双向和互动等,其中互动模式相对而言传播的效果要好。因为可以调动传播双方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但是我们的课堂,总是老师讲得多,给学生留得时间少。即便老师想让学生发言,要想讨论起来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不少学生上课时交头接耳,话没完没了,但让他发个言就没词了。因为,根本就没听进去。我们的教学,不大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看法。许多情况下,都是老师讲、大家听。老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脑子里想些什么却不知道。



  大学的构成,是大楼、大树、大气和大师。其中大师尤为重要。但大师再大,也要和学生接触、互动才行。大师不能只在自己的工作室里、自己的书房里,而要走进学生中间。而大学生也不能只是对大师敬而远之。只有经常地向大师请教问题、谈论问题,才能加深对问题的理解,才能学到真谛。有人或许会说,现在的大师太少。但三人行必有我师,更何况多数老师还是学有专攻,有所专长,和他们经常互动,也会有所收益的。老师们也要尽量创造条件和学生多接触、多互动,在互动中增加了解、切磋学术、沟通感情,以便更好地传授知识、培养人才。 (A21)

作者:铁铮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