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新闻网
您现在的位置>> 新闻首页>> 观点言论

面对危机,让我们像胡杨一样坚强

“我深爱的祖国——古老而又年轻,历经磨难而又自强不息,珍视传统而又开放兼容。”——2月2日,温家宝总理这番深情的表达让拥有800年历史的英国剑桥大学为之动容。其心诚诚,其情眷眷,这位67岁的中国总理以其对祖国的热爱和赞美赢得了剑桥数万学子和全世界人民的尊重。

让人尊重的还有中国的胡杨——温家宝称其为“英雄树”。在享有500年盛名的“瑞德讲台”,温家宝真诚地说:“我非常喜欢胡杨,它是中华民族坚韧不拔精神的象征。”

这个比喻形象而又深刻。胡杨是生活在中国西北干旱地区的稀有树种,距今已有一亿三千万年。胡杨的忍耐力和生命力极强,在极端恶劣气候和地理条件下都能生存,而且具有“生而一千年不死,死而一千年不倒,倒而一千年不朽”的精神特质。

温家宝年轻时曾长期工作在中国的西北地区,对生存于浩瀚沙漠地区的胡杨树印象极为深刻,在许多场合下,他都由衷地赞扬胡杨的这种精神特质。如今,他把“胡杨精神”真诚地传递给世界,在全球经济危机日益严重和人们信心严重缺失的现实条件下,鼓励人们发扬“胡杨精神”,面对危机,重拾信心,其中深意自不待言。

“胡杨精神”是一种历经磨难而愈挫愈勇的不屈精神。胡杨具有极强的生命力,零上40度的高温,它能忍受;零下40度的严寒,它不在话下。干旱缺水的中国西北沙漠地区堪称生命的禁区,而胡杨却在这里挺立亿万斯年繁茂至今。亿万年的沧桑岁月、亿万年的繁衍生存,靠的就是这种隐忍、这种不屈。

“胡杨精神”是一种脚踏大地、自立自强的自主精神。胡杨枝叶婆娑、根须很长,能够深扎地下50米去寻找可供生长的泥土和水源,它抗干旱、斗风沙、耐盐碱,顽强地站立在天地大漠之间。就是这种独立和自强,才成就了胡杨“生而千年不死,死而千年不倒,倒而千年不朽”的特质。

“胡杨精神”是一种兼爱包容、开放合作的和合精神。胡杨林生活在自然生命能够生存的最前沿,它仁爱地把人类、城市、村庄护卫在身后;面对艰难的生存环境,胡杨林隐忍独立又包容开放,其站立的地方是沙漠生命最富集的区域,红柳、梭梭、甘草,各种叫不上名字的小动物,它们共同构成了生命的绿洲,成为一个与沙漠鏖战的硕大群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胡杨从不固步自封、不盲目自大,它靠风传递种子,靠水繁衍后代,遇见合适的土地就扎根,在不合适的地方就等待。

“胡杨精神”是中华民族坚韧不拔精神的象征。中华民族从遥远的古代一步步走来,其间经受过多少磨难,历经过多少挫折,无论是遭受山崩地裂自然灾难的肆虐,还是面对刀光剑影、洋枪大炮的异族入侵,我们中国人都不会低头不会屈服。

“胡杨精神”是中华民族自立自强的精神展示。一个民族要经得起考验,才能繁荣兴旺、绵绵不绝。一个民族只有自立自强,才能顶天立地、不受外辱。中国人自古就热爱自己的国家热爱自己的土地,崇奉脚踏实地,尊崇自立自强,“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正是这种独立和自强,在地球的东方,泱泱华夏五千年文明写下了最为辉煌的篇章,至今传统相承、文脉不断、灿烂如新、独秀东方。

“胡杨精神”是中华民族和合精神的真实写照。中国人最讲“和”,“和”被中国人奉为最高价值。所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和而贵”,“和能生财”等,强调与他人以及团体之间的协作、参与和包容。中国文化就是在不断吸纳其他民族文化基础上不断发展壮大传承至今并成为世界独一无二的文化体系的。“国强必霸,不适合中国。中国的发展不损害任何人,也不威胁任何人。”温家宝掷地有声的话语告诉世界,“中国要做和平的大国、学习的大国、合作的大国,致力于建设一个和谐的世界。”

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证明了一个道理:一个民族要发展、要进步,必然要有坚韧不拔的不屈精神,必然要有自立自强的自主精神,必然要有兼爱包容、开放合作的和合精神。这种精神像胡杨一样坚强,这种精神是“我们的民族饱经忧患而愈益坚强、生生不息的力量源泉。”

今天,不仅我们需要这种精神,世界也需要这种精神。全球性的金融危机使世界各国的经济遭受重创,人们的信心严重缺失。在这个关头,就像温家宝总理在欧洲四国发表演讲时多次强调的“重拾信心是第一位的”,有了信心才有了克服困难的勇气,有了信心才能制定措施,有了信心才能付诸行动。在这个关头,最重要的是要发扬“胡杨精神”,发扬愈挫愈勇的不屈精神,面对困境不屈服不妥协;发扬自立自强的自主精神,努力办好自己的事情;发扬团结合作的和合精神,不埋怨不指责,不以邻为壑,不把麻烦推给别人。

面对危机,让我们像胡杨一样坚强!(A01)

作者:绿色时报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