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新闻网
您现在的位置>> 新闻首页>> 观点言论

刘燕:园林学院园林花卉领域发展概况及思考

作为教学单位,在学院谈及园林花卉时主要是指园林植物中的草本植物。建校60年以来,随着国家和行业发展,以及学科不断成长,学院园林花卉领域从教学起步,在教学和科研两方面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教学方面已开设出多门系列课程,科研工作已从教学导向、主要由花卉教研室教师参加,发展到以国家和社会需求为导向,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学科教师跨教研室参与的局面。从以下几方面进行阐述:


一 、园林花卉教学机构和人员构成变化


56年首次在北京林学院以城市与居民区绿化专业(现江南的注册网址)招生,当时园林植物教学归属园林植物课程组,之后才分出花卉组。设置的实习花圃有辅助花卉教学的功能。


当时花卉组教师有俞静淑和周家琪先生,后俞先生调到果树苗圃组;之后有俞善福、姚同珍、刘景云先生加入;59年王莲英和唐学山先生由学生抽调到花卉教研室工作,但很快唐先生调去设计组。61年吴涤新先生加入。学院的花圃服务于园林植物教学,陈俊愉先生兼花圃主任,朱金贤先生负责,师傅有董世林、白增林、汪叙祥、孙福等人,59年俞玖、秦魁杰先生加入,秦先生负责花卉方面。


文革之后恢复高考,77和78级在云南招收随学校返京,1980年在京招生,当时称为花卉教研组,时有教师:周家琪、俞善福、王莲英、吴涤新、秦魁杰先生和实验人员刘淑敏先生和冯珞老师。82年77级的越德加入,但很快出国。83年梁素林进入教研室,84年刘燕进入,同年彭春生老师随盆景课调整进入花卉教研室,之后俞善福先生调往苏州,92年董丽进入教研室,97年梁素林调往石家庄,之后老先生们陆续退休,2002年杨秀珍进入教研室,2009年何恒斌进入,2011年李秉玲进入。目前花卉教研组称园林花卉教研室,有教师6人:王莲英(返聘)、刘燕、杨秀珍、董丽、何恒斌、李秉玲、冯珞。历任的负责人或教研室主任有周家琪、王莲英、刘燕、董丽。目前教研室主任为刘燕。


80年回京招生后,提供花卉实习的花圃地在专业楼(现生物楼)和阶梯教室(现标本楼)之间,有高、中、低三个温室时和前面的1亩多露地。陈耀华先生负责,有孙福、王春生、张玉莲等师傅。之后汪洋、柏全铮、王萍、孙福等负责,在此工作的人员有王春生、张玉莲、叶益民、安燕萍、刘力工、赵伟等。后来学校统一管理,2007年学院恢复花圃管理,由孙福师傅负责,直到2011年拆除。现花卉教学实习场地迁至学校八家实习实验场,学校统一管理。


二、园林花卉教学发展状况
六十年来教研室始终如一地重视教学,卓有成效的工作是从未中断过课程和教材建设。此外,极其重视实践教学,充分利用花圃,开展花卉教学工作。


建专业之初,花卉组仅开设“花卉学”一门课程。之后随着行业发展和专业建设需要,在原有的花卉学基础上,通过教学改革、教学研究和课程建设,教研室有先后开设出了“盆景学”、“花卉应用设计”、“插花花艺设计”、“鲜切花生产技术”、“园林花卉学”、“园林草坪地被”、“园林植物营养”等系列课程,其中王莲英先生开设的 “插花花艺学”课程成为学院路教学共同体(17所高校联合)首批入选课程,获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满足了行业和专业发展需要。刘燕主持的“园林花卉学”先后成为北京市和国家精品课程。


在教材建设方面,最初开设的“花卉学”配套教材是由周家琪先生主编的《花卉学》、《花卉识别手册》和《花卉实习指导书》,这些教材油印本是我国高等学校花卉学的最早教材,也是后来众多花卉教材体系的主要参考蓝本。《花卉学》1980年有了铅印版,但是没有公开发行。


之后,在此基础上教研室王莲英、吴涤新、秦魁杰、刘淑敏、彭春生等编写的《花卉学》出版印刷(1990),该教材在园林教育和相关领域中影响巨大,被业界使用了十几年,第一版共印26次,印数达173110册。彭春生编写的《盆景学》1992首次印刷,第2版被评为北京高校精品教材、中国林业教材二等奖;第3版被列为普通高校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到目前为止,总发行量达到了10余万册。教研室教师还出版了《花卉识别图册及栽培》(王莲英主编)、《花卉应用与设计》(吴涤新主编)、《插花艺术》(王莲英主编)、《中国常见花卉图鉴》(刘燕、梁素林、董丽、冯珞)等多部教辅教材。


2000年以后,原有教材不断更新,《花卉学》出了第2版,《盆景学》出到第3版。此外新出版了系列教材:《园林花卉学》(刘燕主编)、《园林花卉应用与设计》(董丽主编)、《园林草坪地被植物》(杨秀珍主编)、《花卉营养学》(杨秀珍主编)。这五本教材或其修订本皆入选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其中《园林花卉学》(第1版)获得北京市精品教材称号,《园林花卉学》(第2版)获国家精品教材称号。《园林花卉应用与设计》(第1版) 获高中等院校农类优秀教材一等奖。


教学另一突出点是实践教学工作。文革中开门办学,师生通过实践调查,总结了我国园林花卉传统栽培技术,成果体现在《北京黄土岗花卉》。80年代初,教研室就高度重视实践教学,教师每周半天在花圃参加劳动,提高师资的动手能力,并开始利用花房开展专题花卉展示,教师带领学生自己动手培育、布展,举办过报春展、水仙雕刻展、菊花品种分类、菊展等。1999年扩招之后,实习压力陡增,但是教研室采用轮班使用场地实习,采取演练试教学,始终保持了花卉课最基本的9个操作实习的开出。目前学校八家实心场圃的建立,为花卉实践类课程提供了很好的平台,实践教学有机会得到进一步提升。


现教研室每年开设的课程有“园林花卉学(A及B)”、“园林草坪与地被”、“花卉营养学”、“插花艺术与花艺设计”、“盆景学”及其实习课和“南方综合实习”、“园林植物基础实习”课程。仅“园林花卉学”及其实习每年有园林、风景园林、观赏园艺12个班教学任务。此外承担本科生毕业论文和大学生创新计划指导等教学工作。


三、园林花卉科研发展状况


学院园林植物科研方面连续性工作,开始于返京后的1979年,当时还成立了名花研究室。园林草本植物研究对象以名花、传统和特产花卉为主,最初主要为菊花和芍药,但很快扩展到多种花卉的多方面研究。主要内容有:菊花起源、芍药花型演化及分类、水仙、大丽花、风信子、晚香玉等主要球根类以及翠菊、鸢尾属特有种等我国特产花卉的染色体研究,从细胞学层面研究探讨水仙、晚香玉等花卉品种单一原因和育种遗传背景,从79年至今30多年园林花卉物主要研究状况如下:


1.名花研究


(1)菊花研究:内容涉及中国菊起源问题;栽培技术;育种:岩菊、地被菊、茶用地被菊、转基因菊、地被菊辐射诱变、单倍体和多倍体诱导;地被菊新品种区域试验及抗性评价;菊花品种数量分类;核心种质构建;低能耗或不同观赏特性切花品种选择;日本切花菊引种及评价;切花菊周年生产;切花保鲜;转基因菊遗传分析;锈病防治;切花菊快繁技术;菊亚族部分属远源杂交;菊属基因库建立等。
提出了中国菊的起源观点;建立了菊属基因库;培育了大批地被菊,获得品种权并在全国推广应用,获得多项省部级科研奖励,建立了地被菊生产技术规程并进行了生产;和企业合作,解决了切花菊生产中快繁、周年生产、锈病防治等问题;获得了一批有价值的远源杂交育种中间材料。


(2)芍药研究:生物学特性观测;品种调查整理;品种形态和数量分类;花型演化;花芽分化;核心种质构建;杂交和远源杂交;品种DNA指纹图谱;亲缘关系分析;花粉超低温库;野生资源调查、评价、遗传多样性分析;光合生理;组织培养;切花品种筛选;鲜切花贮存保鲜技术及贮藏生理;促成和抑制栽培;无土栽培;切花和盆花产业化生产技术体系;灰霉病与茎腐病防治、芍药文化等。
提出了芍药花型分类方案;掌握了我国近年芍药野生资源现状;建立了芍药超低温花粉库;建立了芍药资源圃;筛选出切花生产适用品种;开发了芍药无土盆栽栽培体系,获国家实用和发明专利2项;建立了芍药设施无土生产技术体系;研发出芍药切花干藏技术;引进了国外芍药切花品种;制定了芍药切花质量标准、种苗标准、露地切花生产技术规程等行业标准;研发出适用的鲜切花保鲜液;品种的营养诊断技术获国家发明专利2项。


(3)兰花研究:中国兰种子离体培养;濒危兰科花卉调查;资源组培离体保存、超低温保存;兰花品种评价;品种数量分类;墨兰辐射育种;兰菌根;惠兰内生菌;大花蕙兰营养诊断、花期调控、无土栽培基质研制、种苗组培扩繁、低能耗品种筛选、产业化生产技术体系、杂交育种;蝴蝶兰和大花蕙兰栽培基质、接力式栽培;墨兰盆栽基质、国兰资源保护;国兰市场调查;春石斛花期调控等。
建立了几种濒危兰花的离体组培保存和超低温保存技术;建立了大花蕙兰产业化生产技术体系,大量产品提供市场,其花期调控技术获国家发明专利;研发出大花蕙兰无土栽培基质和营养液及供给技术;建立了综合节能优化技术。


(4)百合:野生资源调查、引种、扩繁、亲缘关系、遗传多样性分析;国外百合品种引种、驯化和评价;百合杂交育种;鳞茎库-源转化规律;病毒检测;百合低能耗生产技术体系;百合分子生物学研究等。
获得了百合杂交新品种;研发了百合低能耗栽培技术;研发了百合新型无土栽培基质及培养营养液;研发了生产常用品种组培脱毒技术;建立了设施安全生产技术体系。


2. 野生花卉资源调查与引种驯化
开展了河南栾川、甘肃天水小陇山、北京山区、北京百花山、五台山、龙头山、坝上草原、黑里河国家自然保护区、西藏色季拉山等地野生花卉资源调查;专属调查主要海南石斛属、四川报春花属、凤仙花属、北方乌头属、鸢尾属、堇菜属、落新妇属、广西苦苣苔科观赏花卉等;引种栽培了大量来自这些调查区和其他地区的野生花卉。


3.草本花卉资源收集、保存、抗性评价及品种选育
开展了莲属种间杂交细胞遗传学、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DNA指纹图谱构建;开展了小报春、百合、春石斛、萱草、景天属等野生或栽培品种引种和资源评价。玉簪属和蕨类植物耐阴性、蛇莓等地被植抗旱性、草坪植物的抗盐性、野生地被适应性等评价。建立了70多种栽培和野生花卉的种子和几种观赏蕨超低温保存技术程序。建立了一些花卉种质圃。
采用传统育种和现代生物技术进行了鸢尾、萱草、报春属等杂交育种;小报春多倍体育种;非洲紫罗兰和椒草的辐射诱变、墨兰辐射诱变;石竹品种选育、耐干旱瘠薄野生花卉选育等工作。
筛选了一批园林适用花卉;培育了鸢尾、萱草新品种;为新品种园林应用和后续培育提供了基础。


4.草本花卉组织培养或快繁技术研究
涉及的花卉种类有文竹、倒挂金钟、香石竹、矮牵牛、鸢尾、仙客来、补血草、安祖花、大花蕙兰、蝴蝶兰、高羊茅、丽格海棠、苦苣苔科花卉、肖竹芋属、凤仙属、报春花属多种花卉。
获得了这些花卉的组培配方,建立了花卉的快繁技术。研究LED光源、高分子树脂膜容器的组培新技术在草本花卉中的应用,为技术升级奠定基础。


5.园林花卉应用
研究内容主要有花坛用花培育、花坛类型机、建国后花坛变迁、插花艺术及切花装饰、室内植物应用设计、室内花卉净化能力、郁金香花展、野花草地营建、屋顶花园植物选择、屋顶花园营建、园林花卉色彩应用、花境植物引种、花境历史及设计方法等。


6. 花卉产业化生产研究
从国家“十五”科技计划开始,开展了菊花、芍药、大花蕙兰、蝴蝶兰、春石斛、百合、新几内亚凤仙、一品红、报春花等花卉产业化生产栽培技术研究。包括品种选择、栽培体系和模式、肥水耦合、营养分析、环境控制、低能耗生产体系等内容。进行多个城市花卉产业发展规划、我国花卉生产布局及设施选用方面研究。
该方向研究成果对国家和省部级科研任务完成以及花卉业行业进步做出了贡献,其中部分成果获得了2项国家科技进步奖。


7. 草本花卉分子生物学研究
开展了品种分类、病毒检测、遗传背景分析、遗传稳定性等分子研究;开展了花色、花香、抗病和抗干旱等抗性基因和花期调控等相关基因的克隆、表达和转基因育种工作,获得了一些转基因株系,目前工作在进行中。
此外,还开展了草本花卉无土栽培研究:涉及花卉有水仙、二年生花卉(金鱼草、金盏菊等)、鸢尾属、乌头属、蕨类花卉等,开展了栽培试验,研究适用种类、基质、营养液、立体袋状模式等内容。切花保鲜技术及生理研究:开展了百合、麝香百合、金盏菊、瓜叶菊、水仙等切花保鲜生理和技术的研究。园林花卉花期调控研究:系统开展了郁金香、芍药、大丽花、新几内亚凤仙、春石斛等花卉的花期调控研究。草本花卉繁殖栽培技术:大丽花、雪叶菊、鹤望兰、花烛、彩色马蹄莲等花卉的栽培技术等。


四、思考


回望学院园林花卉领域这六十年来的发展,展望未来,几点思考如下:


1. 教师应该秉承爱教重教的传统,做好本职工作
学院的园林花卉始终重视教学,过去有集体备课、试讲制度,有老教师对青年教师一对一的传帮带作风,有对教学不懈的追求。今天,教师的任务增加了,但是这些对学生负责,对教学全身心投入的精神和身体力行的践行值得我们学习,这是一种精神财富。在一代一代教师过往中,能有这样的心灵追求,能自觉秉承这样的精神,我们才能在传承中求得发展。
园林花卉教学中重课程、教材和实践教学是值得传承的另一个传统。在课程体系建设中坚持实事求是原则,不搞人为的并课或分课,不追求形变,而是认真研究分析国家和行业人才需要的动向,依据教学规律,科学、合理地设置课程体系。对课程和教材建设给予一如既往的热情和投入。同时也需要认真分析当代大学特点,充分利用电子信息等新技术,开展建设工作,力求与时俱进,真正做好传承与发展。积极进行实践课程改革和建设,针对目前学生素质,探讨适宜的教学模式,因材施教,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2.教师人数必须给予最基本的保证,从而保证教学效果
从走过的60年来来看,教研室教师数量从最初的2名到现在的6名(其中1名返聘),数量增加非常有限,仅以“园林花卉学”为例,需要授课的学生人数已由80年代的60人增加到现在的约400人,增加了6倍多,但是教师人数仅增加了3倍,这里还没有包括教研室教师承担的其他课程。
教师在教学中的主要作用毋庸置疑,在学校定位为研究型大学的今天,教师的任务更加多样化,目前园林花卉教师数量明显不足令人堪忧,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没有科学的师生比,不能提供教师无所顾忌地投身教学的环境,提高教学质量极易落入空谈,也难形成多年以后的有益积淀。一方面积极争取补充教师,另一发面重视新教师的培养,才能保证传统和特色的传承,也才能保证创新有历史意义和作用。


3. 园林花卉科研方向值得深入思考
六十年来园林花卉学的科研工作蓬勃发展,也为国家花卉行业和社会做出了贡献。但是需要认识到,目前已有的研究对园林建设的直接支撑不够,分析其中原因主要有二,其一是这些年国家对与园林建设密切相关的园林植物研究投入不足,没有开展相关研究的经费支撑;其二是目前科研产出评价体系不利于应用学科研究的开展,限制了相关方面的研究。在现行条件下解决这些问题有很大的难度,需要行业共同的探讨与努力。
就目前状况,个人认为园林花卉研究方面有两方面问题需要探讨:一是需要根据近期和远期可能的教师力量,精简凝聚研究方向,正确定位,集中精力。二是拓展园林建设密切相关的园林花卉研究经费来源和途径,积极和行业企业联合,开展相关研究。随着风景园林建设中对生态效益的重视,园林植物的重要性不断提高,但是我们对其中的许多问题可以说是知之甚少。围绕园林实践,太多的工作需要深入开展,例如草本花卉对环境的生态效益贡献、乡土草本植物的引种和应用、草本花卉新应用形式、环境应用中草本花卉的养养护技术等等都是值得研究的内容。


五:结语


走过60年,江南的注册网址园林学院园林花卉领域无论是在教学和科研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任重道远,需要我们不懈的努力与坚持。持之以恒、踏实求实地完成国家、社会和行业的人才培养工作;认真分析国家和行业存在问题,并为其问题的解决和行业进步做出我们的努力与贡献。(A21)

作者:刘燕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