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新闻网
您现在的位置>> 新闻首页>> 观点言论

铁铮:别白瞎了额尔古纳湿地

兴致勃勃地赶到了额尔古纳湿地,却被两位游客的对话浇了一桶冰水。

一位问,什么叫湿地啊?一位指指远处说,那不就是吗?问者再问,老远看看湿地就要买门票啊?另一位不语。

按理说,这二位已经参观完了这片号称亚洲最大的湿地。就算对湿地的概念、性质、作用、价值等等说不太明白,也该对湿地有个大概的了解吧。遗憾的是,他们和许多游人一样,从这片美丽的湿地离去时,对湿地的了解依然是一片空白。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遗憾?当我走向湿地的时候,这个问题一直在脑海里打转转。放眼眺望,拼着命地想看透湿地的奥秘;低头寻找,用尽力气想了解点湿地的知识。可惜,尽管我仔细寻觅依然一无所获。

事实上,眼前的这片湿地可不一般。它因比邻额尔古纳河而得名,总面积为12.6万公顷,是中国目前保持原状态最完好、面积较大的湿地。请注意,以上这些情况并非我当时得知,而是为了写这篇文字在网上搜来的。

观景平台上,一块大石头镌刻着“亚洲第一湿地”六个大字。但这片湿地到底有多大,在整个游览线路上没有找到只言片语。不过就因为这块石头、就因为石头上的这六个大字,吸引了几乎所有的游客。人们争先恐后地抢着和这块石头照相,留下永恒而美好的回忆。这就是文化的魅力。

一位知情者讲了个玩笑:曾有专家问,既然额尔古纳湿地号称亚洲第一,那么亚洲第二在哪儿?天才知道。当时不知道,现在还不知道。为此我还专门验证了一下,这次连网络搜索引擎都没能告诉我正确的答案。这起码说明,我们对于湿地研究得太少了。而深入研究,才是科普传播的坚实基础。

这片湿地的确非常壮观——游人看湿地就像看大海一样一览无余。而事实上,人们到了海边可在沙滩上散步,可在游泳区域嬉戏,可看后浪如何把前浪拍在沙滩上。可惜的是,来看湿地的人只能沿着弯弯曲曲的木栈道走到半山腰然后与湿地擦肩而过。也就是说,美丽的湿地只可远观、不可近及。包括我自己在内的游人们,起初还有些许兴致,但审美疲劳随后袭来,再加上爬上爬下十分辛苦,很快就感觉没有多大意思了。有多少首吟唱大海的歌?估计没有人能数得过来。而歌唱湿地的歌,不说绝无仅有,也会是凤毛麟角。在大约多半个小时的行程里,没有公园公共广播的陪伴。站下来歇脚的时候,看不到介绍湿地知识的文字或图片。到此一游的人们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也就是十分正常的了。

没有人告诉我在这片湿地里蕴藏着多少个秘密。实际上,眼下的这片一望无际的湿地,正处在额尔古纳河与其三条来自森林高山区域的支流交汇处。这一区域属于全球两个重要的生态区域达乌尔草原生态区域和黑龙江流域生态区域。它包含着广袤的泛洪平原,还包括根河、得尔布干河、哈乌尔河及两岸的河漫滩、柳灌丛、盐碱草地、水泡子及其支流。

查找资料表明后得知,额尔古纳湿地涵盖了额尔古纳除原始森林外几乎所有类型的自然生态系统。湿地里物种十分丰富。野生维管束植物有67科227属404种;野生陆生脊椎动物有4纲26目56科268种。干旱的季节,这里还是许多鸟类非常重要的庇护场所,是全球鸟类东亚—澳大利亚迁徙路线的瓶颈。每年在这里迁徙停留、繁殖栖息的鸟类多达2000万只。

只能远眺的我们,看不到任何飞鸟野禽。但这里是丹顶鹤在世界上最重要的繁殖地之一,大约有45对,占全球丹顶鹤总数的4%;是世界濒危物种鸿雁的重要柄息地之一,大约有2000只,占全球总量的4%;每年从这里迁徙停留的大鸨和小天鹅的数量分别占全球总数的17%和19%,这里是世界鸟类保护的重要区域。

别看此时的湿地离人居遥远,但在两千多年前,就有古鲜卑人在这儿生存。在这里发现有西山古墓群。早在1800年前,鲜卑人从大鲜卑山嘎仙洞石室走出,“南迁大泽”。这里曾是他们世代生活过的地方。既然生活过,总会留下些痕迹吧。可惜我们无缘看到。如果有个湿地博物馆展示一下该多好啊!

我以为,对于任何一个生态旅游区而言,如果仅仅是自然本身,对于普通游人而言不会留下太深的印象。即便留下点印象,也会很快消失。唯有借助文化的力量,才能传承下来。

那么生态旅游的文化又在哪里?我想起码有这样几个方面。首先要让人看到、听到、触摸到或者感知到;其次要让人懂得,简明扼要、一听就明白;再次让人能够带走,或者一片叶子,或者一块石头,或者一件小小的纪念物;最后让人记住,让人常常想起,而这则需要打动人的细节和触动心灵的故事。

湿地和森林、海洋并称为世界三大生态系统。有人称海洋是地球之心,森林是地球之肺,湿地则是地球之肾。或许这样的比喻并不十分贴切,但其地位、作用、价值可见一斑。目前我国开放的湿地公园并不算少。真希望它们都能成为湿地科普的最好课堂,成为湿地文化传播的最好平台。

诸君任重道远。(A21)

作者:铁铮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