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VPN
/
微信号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科技成果>> 科技奖励
防护林杨树天牛灾害持续控制技术研究
来源:国家科技进步奖| 作者:2002| 浏览次数:| 发表时间:2016-04-21

本项目经过7年系统深入的研究,在全面调查分析三北地区杨树天牛灾害成因的基础上,与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密切结合,全方位开展了防护林杨树天牛灾害持续控制的理论和技术研究,取得了以下重要成果:

首次系统地提出以生态系统稳定性、风险分散和抗性相对论为核心的多树种合理配置抗御杨树天牛灾害理论;根据结构与功能的关系,对现有防护林的抗天牛灾害功能进了类型划分;提出了抗御杨树天牛灾害的根本措施––加强型二代林网建设的树种组成应包括非寄主树种、抗性树种和诱饵树3类,并提出了各类树种的合理配置和管理模式。提出了杨树天牛灾害风险评估体系和方法,以灾害为控制目标的“生态阈值”概念及应用。从个体、群体和生态系统三个层次明确了多树种合理配置抗御天牛灾害的机制,构建了综合危害指数评价树种对天牛的综合抗性。

生物防治技术取得关键突破。首次开发成功繁殖花绒穴甲的全世代人工饲料,攻克了大量增殖技术难关,提出了人工繁育的关键技术(包括饲料配方、繁育条件和替代寄主),为工厂化繁育和产业化提供了可靠的核心技术。改进和完善了花绒穴甲人工饲养技术。提出了白僵菌的无纺布培养和防治技术。

研制成功对杨树天牛高效持效低毒的触破式微胶囊,获国家发明专利,并已实现产业化,进行了大面积的推广和应用,成效显著。研制成功高效持效的涂干剂和注干剂。改进设计出适合树干喷雾的窄幅式喷头。

建立了天牛植物性引诱剂提取、鉴定、诱集活性测定等全套技术,复配出2个野外诱集光肩星天牛效果明显的配方;十字漏斗型诱捕器已获实用新型专利。

较系统地阐明了光肩星天牛成虫的寄主选择和交配行为机制;研制了繁殖系数高的天牛人工饲料;首次以常规技术和分子生物学技术为手段,提出了光肩星天牛和黄斑星天牛的遗传分化尚未达到种级水平,应属同一种。

构建了杨树天牛灾害持续控制技术体系。以多树种合理配置抗御杨树天牛灾害理论为指导,以多树种合理配置为根本措施,以低比例的诱饵树诱集天牛成虫,采取多种实用易行措施杀灭所诱集的天牛,及时监测虫情,以高效持效化学控制技术和生物防治措施为核心技术控制局部或早期虫源,提出了一套较为科学、规范和行之有效的持续控灾体系。

该项成果为控制防护林杨树天牛灾害提供了行之有效的理论和技术,并对西北生态环境建设中森林病虫害的控制起到重要指导作用;已在宁夏、内蒙古、甘肃、青海、北京、天津等省区推广应用,成效显著。
    江南的注册网址 科技处
    电话(传真):010-62337983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清华东路35号 邮编:100083 Email:kjc@bjfu.edu.cn
    版权所有 江南的注册网址科技处 COPYRIGHT ? 2016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