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微信号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信息公开>> 学校相关
北林科发〔2021〕81号-江南的注册网址关于加强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
来源:| 作者:| 浏览次数:| 发表时间:2021-10-29

各单位: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实好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中办发〔2014〕65号)以及教育部《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建设推进计划》(教社科〔2014〕1号)等有关文件精神,推进我校新型智库建设,为党和政府科学决策提供高质量智力支持,制定本意见。

一、推进新型智库建设总体要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充分发挥高校作为重要的思想库和创新源作用,以服务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为导向,以学校优势学科和重点研究平台为主要依托,以创新组织和管理方式为重点,开展高水平对策研究和战略咨询。力争在五年之内,在林草、生态等领域培育和建设一批国际视野、中国特色、北林风格的高水平新型智库,造就一支政治过硬、善于创新的智库人才队伍,形成一套务实管用、充满活力的智库管理体制机制,充分发挥我校新型智库咨政建言、理论创新、舆论引导、社会服务、国际合作等重要功能。

二、凝练新型智库主攻方向。坚持“四个面向”,聚焦新时代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着力在生态文明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林草事业发展、农林经济管理等方面针对开展战略性、专业性、创新性、前瞻性等重大问题深入研究,取得高质量研究成果,形成有针对性、可操作性的研究报告或决策咨询建议,为党和政府科学决策提供智力支持;探索开展长期性、跟踪性、储备性研究,通过打造特色、协同合作等方式形成一系列新的研究方向与项目。

三、探索新型智库研究方式。加强与党政机关、行业企业等社会各方面的联系与合作,采取开展专题调研、参与课题招标、承担委托项目、实行对口服务等多种方式开展研究咨询活动。推动各级科研机构探索专兼结合等新型智库组织形式,注重科研项目研究成果向决策咨询建议的转化。坚持基础理论研究与应用对策研究融合发展,推动多学科交叉融合,形成研究合力。推进数据库和实验室建设,建设一批专题数据库,推进社会科学实证研究,为决策咨询研究提供数据和方法支持。

四、加快智库队伍建设。坚持开门纳智,建立国内外专家学者、企业精英和国际组织优秀咨询研究人员等参与智库决策服务咨询的有效衔接机制,灵活聘任从国际组织、主管部委和高校退休的专家或专家型官员。鼓励教师到党政部门挂职或各类研究机构全职从事咨询研究工作,实现智库人员在政府、企业和高校智库之间的有序流动。

五、加强新型智库合作机制。支持学校智库与社会其他高水平智库开展联合研究,推动新型智库联盟化发展,将战略研究深化、细化和实化。有效协同各级党委政府、企事业单位、科研机构和社会组织等外部主体进行共建,确保各方优势、各类资源有效汇集,为智库研究创设更好环境与外部支撑,增强研究成果的社会效应。

六、构建智库成果发布和应用转化机制。建立智库成果报告制度,统筹智库研究成果定期收集、归口报送及信息共享工作。拓展报送渠道,推介到政府有关部门和服务领域,促进成果进入决策、进入实践。加强智库成果传播推广管理,搭建高端发布平台,打造影响广泛的新型智库研究成果品牌,扩展智库研究成果应用途径。

七、实施智库参与国际交流机制。全面发挥新型智库对林草和生态等国际事务的基础支撑和智力支持作用,推动深度参与国际规则与标准制定。鼓励智库参与国际平台对话和国际合作项目研究。积极为智库人员参与中外专家交流、举办或参加国际会议等创造有利条件。

八、健全新型智库舆论引导机制。建立舆论引导智库专家库,积极培育在全国有较大影响力和知名度的专家,充分发挥智库专家在阐释理论、解读政策、研判舆情、引导社会热点、疏导公众情绪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加强主动传播意识,积极在各大主流媒体上发表高质量的智库产品,提升智库舆论影响力。

九、完善新型智库发展激励机制。制定符合智库发展规律和运行特点的智库管理办法,建立多元化、多渠道、多层次的经费保障机制。设立智库基金和研究项目,健全竞争性经费和稳定支持经费相协调的投入机制。建立以质量和实际贡献为导向的智库成果评价办法。提高智库成果在智库研究人员考核评价中的权重,作为其岗位聘用、职称评定、表彰奖励等方面的重要参考依据。

十、加强新型智库组织领导。建立学校党委统一领导,有关部门分工负责的学校新型智库工作体制和运行机制。成立新型智库建设领导小组,负责制定智库建设方案和发展规划;领导小组下设智库建设办公室,与科技处(人文社科处)合署办公,负责智库建设规划实施、成果报告报送、智库考核以及有关协调工作。

十一、开展高端新型智库试点工作。制定学校新型智库试点管理办法和工作方案。坚持“适度竞争、择优支持、分类推进、分批实施”的原则,认定一批高端新型智库试点。着力推动试点在组织创新、人员管理、成果评价、业绩考核、经费使用、成果转化、横向联合、转型发展等方面开展先行先试。积极推荐试点单位申报国家高端智库。

江南的注册网址

20211029

江南的注册网址 科技处
电话(传真):010-62337983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清华东路35号 邮编:100083 Email:kjc@bjfu.edu.cn
版权所有 江南的注册网址科技处 COPYRIGHT ? 2016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