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校水土保持学院毕华兴教授课题组在国际环境科学领域TOP期刊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发表高水平论文:Does increasing forest age lead to greater trade-offs in ecosystem services? A study of a Robinia pseudoacacia artificial forest on the Loess Plateau, China.
人工林具有提供多种生态系统服务的巨大潜力,但不同生态系统服务之间存在此消彼长的权衡关系或同时提升或损失的协同关系。大规模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使得黄土高原人工林面积显著提升,但随植被恢复年限增加,人工林生态系统服务的权衡/协同关系如何变化尚不明晰,这极大增加了植被管理决策难度,并使人工林可持续经营管理和生态系统服务提升面临巨大挑战。
针对上述问题,水保学院毕华兴教授研究团队以黄土高原地区典型造林树种——刺槐为研究对象,依托山西吉县国家生态站,通过监测刺槐幼龄林到过熟林等不同龄组(6~44年)固碳、水源涵养、土壤保持、理水减沙和林下植物多样性保育等生态系统服务,定量评估了不同生态系统服务之间的权衡/协同关系及其对林龄的响应特征;识别了影响生态系统服务及其权衡/协同变化的关键因子。
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龄组中,幼龄林生态系统服务之间表现为协同关系,而其他龄组均为权衡关系,且生态系统服务权衡最大的时期为森林快速生长发育的中龄林阶段;在不同生态系统服务中,固碳和水源涵养服务存在最大权衡,水-碳权衡是黄土高原地区人工林建设最主要的制约性问题,这为区域植被恢复与质量提升提供了思路与理论支撑。
水保学院2021级博士研究生赵丹阳为论文第一作者,毕华兴教授为通讯作者,北京林业大学为第一完成单位,该项工作得到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支持。
文章链接:https://doi.org/10.1016/j.scitotenv.2024.171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