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科研

园林学院科研团队完成紫薇基因组组装和群体重测序

近日,园林学院国家花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张启翔教授团队在园艺学顶刊Horticulture Research (一区TOP,IF5yr = 9.0)在线发表了题为“Genome assembly and resequencing analyses provide new insights into the evolution and ornamental traits of crape myrtle”的研究论文,完成了首个染色体水平的高质量紫薇基因组组装和73份资源重测序研究,并整合重测序、BSA、转录组技术解析了紫薇株型、花色、叶色等重要观赏性状形成机制,为紫薇功能基因组学研究、优异种质基因资源挖掘、目标性状定向改良等搭建起重要平台。




紫薇(Lagerstroemia indica)是千屈菜科紫薇属的代表性物种,花色艳丽,花量丰盛,花期长达百天,有“谁道花红无百日,紫薇长放半年花”之美誉,是中国传统名花,象征幸福与好运,也是全球广泛应用的夏季著名观赏花木。


本研究采用PacBio技术完成了第一个紫薇高质量基因组de novo组装,通过Hi-C技术将基因组锚定到24条染色体上,锚定率99.97%,最终获得基因组大小为329.14 Mb(Scaffolds N50达13.85 Mb)。研究发现,在紫薇与石榴(Punica granatum)分化后(~35 MYA),紫薇经历了一个新的独立的全基因组三倍化事件。通过对73份紫薇种质资源进行全基因组重测序,验证了现代紫薇栽培品种的主要亲本为紫薇和屋久岛紫薇(L. fauriei)。通过成对序列马可夫共祖分析(PSMC)获得9种紫薇属植物1万年前至1000万年前的种群大小历史,在大约一百万年前出现了紫薇属植物种群规模的峰值,随后一直下降。在驯化过程中,许多植物的遗传多样性倾向于减少,但在紫薇中并未观察到这种现象。


此外,研究团队利用重测序技术构建了紫薇高质量遗传连锁图谱(平均遗传距离为0.33 cM),综合遗传图谱定位和BSA定位结果,将决定枝条节间长度(IL)的主效区间定位到第1条染色体,基于紫薇BC1、F2及其它F1群体在该目标区间中成功开发了3个有效分型的可用于株高筛选的KASP标记,并在目标区间内挖掘出与植物激素途径相关的GID1b基因,异源过表达结果显示GID1b基因具有调控植株株高的功能。利用红色、紫色和白色紫薇品种的花瓣组织进行转录组测序,重建了类黄酮化合物的生物合成途径,挖掘出64个与花青素和黄酮醇生物合成相关酶的基因。利用紫薇群体中紫叶和绿叶个体进行BSA分析,将决定紫色叶性状的主效区间定位到第12和第17条染色体,在区间内鉴定到与花青素合成相关的MYB35、NCED和KAS1基因。


紫薇基因组的高质量组装为研究紫薇演化、种群结构提供了参考,并为紫薇遗传改良和分子育种研究奠定了基础。



图1:紫薇比较基因组和进化分析



图2:73份紫薇属种质资源的种群结构及遗传多样性分析




图3:紫薇遗传图谱及BSA分析共同定位节间长度性状调控区间


国家花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张启翔教授、潘会堂教授、程堂仁教授为该论文的通讯作者。博士生周杨、青年教师郑唐春副教授和蔡明副教授为共同第一作者。该工作得到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2019YFD1001004, 2019YFD1000402)、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No.Z181100002418006)和北京市共建项目专项资金等资助。


论文链接:https://academic.oup.com/hr/advance-article/doi/10.1093/hr/uhad146/7227322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