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材料学院许阳蕾副教授指导本科生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团队在EI期刊《复合材料学报》发表题为《用于食品新鲜度监测的纳米SiO2/花青素/再生纤维素智能比色传感膜的制备与性能》的学术论文,论文第一作者为2021级本科生曹佳丽,该研究由北京市级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支持(项目名称:《食品保鲜卫士——比色传感膜》)。
该论文基于再生纤维素膜,浸渍于紫甘蓝提取液中,利用花青素的pH敏感性和不稳定性赋予其比色性能,加上基于纳米SiO2的涂层,制备了一种可生物降解的比色传感膜(RCG-PCE-Si)。该比色传感膜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承受最大应力为67.1MPa,最大拉伸应变为45.50%)、超疏水性(水接触角为152.8°)和一定的紫外线阻隔能力。该膜应用于虾的新鲜度检测,其颜色明显由紫红色变为水红色,再变为紫黑色,然后变为灰绿色,有效地指示了虾腐败,说明其作为食品新鲜度智能指示标签的有效性。该膜具有良好的柔韧性以及可塑性,使其在替代塑料用于食品包装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在实时监测食品质量状态的智能包装材料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图 a不同薄膜的图片;b不同膜的水接触角;c不同温度条件和不同贮存天数下比色传感膜的颜色
本科第一作者发表高水平科研论文是第一类审核评估的重要指标。我校一贯高度重视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培养,依托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林木生物质化学北京市重点实验室等高水平科研平台,支撑学生早进实验室、早进科研项目、早进团队,构建大学创新创业教育新生态新格局。为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提升人才自主培养质量,深入推进新时代本科教育综合改革树人行动计划“样板林”强基行动,材料学院着力构建科教育人新模式,以大创项目为创新载体,引导学生践行“科教报国、追求卓越”价值观,及时掌握最新科技前沿技术,提升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服务生态文明建设的创新型领军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