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科研

园林学院科研团队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挖掘大花黄牡丹胚珠的败育机制

  近日,园林学院研科研团队在《BMC Genomics》 (二区,IF=4.547)上发表题为“Transcriptome sequencing and gene expression analysis revealed early ovule abortion of Paeonia ludlowii”论文。文章首次系统地研究了大花黄牡丹胚珠的败育机制,对该物种分子育种和遗传改良提供前期理论参考,对其保护、高效培育和育种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大花黄牡丹(Paeonia ludlowii (Stern & G. Taylor) D.Y. Hong)属芍药科芍药属牡丹组,是我国特有的国家重点保护植物。其株形高大,花黄色(图1),观赏、育种、药用和经济价值高。大花黄牡丹在野外仅依靠种子繁殖,种子败育是制约其野生种群扩大制约因素之一(图2),但迄今对其败育机制知之甚少。论文在形态学观察基础上,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进行转录组测序,挖掘与胚珠/种子发育及败育相关基因。

 

图1:大花黄牡丹(西藏,野生居群)

 

图2:大花黄牡丹不同时期的种子形态

 

  大花黄牡丹自然授粉15天后,外部形态差异显著的种子其超微结构也存在明显差异。正常胚珠中胚乳游离核结构完整,可清晰分辨出核仁、染色质结构,游离核周围分布大量细胞质,细胞壁外有大量分泌物,多数线粒体沿细胞壁分布;而在同期的败育胚珠中,胚乳游离核及细胞质均已退化,仅残存一些痕迹,质膜皱缩,细胞壁较正常胚珠薄,染色更深,细胞壁外几乎观察不到分泌物,部分细胞核内染色质趋于边缘化,表现出程序性死亡(PCD)的特征,推测大花黄牡丹胚珠提前启动了PCD,而过早的PCD可能是导致其早期胚珠败育的原因之一(图3)。

 

  

图3:自然授粉15天后正常胚珠和败育胚珠结构

 

  前期观察发现花后9天时败育种子胚囊的内部就已出现细胞退化,结合超微结构观察,选择了花后9、10、11、12、13、15和17天的胚珠样品进行转录组测序,分别命名为Pl_1(花后9 d的混合样品)、Pl_2(花后10 d的混合样品)、Pl_3(花后11 d的混合样品)、Pl_4(花后12 d的混合样品)、Pl_5N(花后13 d的正常胚珠)、Pl_5A(花后13 d的败育胚珠)、Pl_6N(花后15 d的正常胚珠)、Pl_6A(花后15 d的败育胚珠)、Pl_7N(花后17 d的正常胚珠)和Pl_7A(花后17 d的败育胚珠)。

 

  转录组测序共鉴定到114350条Unigenes,22703条DEGs。比较了不同途径中不同阶段DEGs的表达量变化,包括碳水化合物代谢、植物激素信号转导、PCD、胚珠发育和胚珠败育等途径,筛选得到15个胚珠/种子发育及败育相关调控基因。

 

  北京林业大学为第一完成单位,陈庭巧博士(现为贵州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教师)为论文第一作者,园林学院博士研究生孙悦为共同第一作者,园林学院袁涛教授为论文通讯作者。研究得到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行业标准项目“牡丹综合体”(2018-LY-054)和北京林业大学特色产业发展指导基金(2019XKJS0324)的支持。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