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科研

保护学院科研团队揭示草地植物空间聚集规则及其对生产力的影响

  近日,生态与自然保护学院全球变化生态学科团队在中科院一区TOP期刊《Functional Ecology》发表研究论文,揭示了草地植物空间聚集规则及其对生产力的影响。论文第一作者为2019级博士研究生程昌锦,指导教师为何念鹏研究员和孙建新教授。

 

 

  植物群落结构与生态系统功能的关系一直是生态学界关注的焦点之一。过去几十年中,有大量学者开展了关于生态系统功能关系(BEF)的研究。然而,近些年来不少学者对BEF能否为我们应对全球变化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提出了质疑。质疑的一个重要基础是,BEF的观测和控制实验的结果并不一致。尽管许多研究人员认为,在物种相互作用十分强烈的局域群落,多样性参数与群落动态的薄弱联系是BEF结果不统一的重要原因,但目前人们还并未找到合适的解决方案。面对这一科学难题,我们提出,可从植株个体邻域空间结构的视角重新审视群落结构与生产力的关系。理论上,对于固着的植物而言,植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主要发生在其邻域空间尺度。因此,植株个体邻居的身份(同种或异种)将与群落动态及生产力密切相关(图1C)。

 

  图1(A.B.C.D.E) 草地群落邻域空间结构( Ms com )及其与生产力空间变异关联的理论框架、量化方法和科学假说

 

  研究将每株检尺定位的方式应用于草地生态系统的野外样带调查,并采用多样带比较的方法探讨了黄土高原(LP)、蒙古高原(MP)和青藏高原(TP)草地群落的空间构建机制及其对地上净初级生产力(ANPP)的影响(图2)。在具体研究过程中,采用了物种隔离指数( Ms com )来量化群落尺度的种内/种间聚集状态,其值越大表明植株个体的邻居为不同物种的可能性越大(图1A)。基于ArcGIS的邻域分析工具确定每个植株个体邻近植株的身份(图1B)。

 

  图2(a.b.c) 蒙古高原(MP)、黄土高原(LP)和青藏高原(TP)上的样带分布

  

  研究结论验证了如下两个科学假设:(1)在海拔相对较低的温带草原(黄土和蒙古高原),更多的无性繁殖投入(RA)是种内聚集的主导因素(内源过程主导);而在拥有极端环境条件的青藏高原,高强度的环境过滤效应导致的物种多样性差异主导了邻域空间结构的变异(外源过程主导)(图3);(2)与物种和系统发育多样性相比,邻域空间结构(Mscom)对ANPP空间变异的影响更大(图4)。

  

图3(a.b.c.d) 生物(物种丰富度、繁殖分配)和环境因子(年降水、土壤综合指标)对物种空间隔离指数(Mscom)的独立和交互效应。RA:繁殖分配;SoilPCA1:土壤综合指标。

  

图4(a.b.c.d 物种空间隔离指数(Mscom)和多样性(物种和系统发育多样性)对ANPP的相对影响

 

  该研究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2201260,31988102,42141004),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STEP,2019QZKK060602)和国家科技基础资源调查计划(2019FY101300)的支持。

 

  原文信息:Cheng CJ, He NP*, Li MX, Xu L, Sun JX*. 2023. Spatial assembly of grassland communities and interrelationships with productivity. Functional Ecology, 37: https://doi.org/10.1111/1365-2435.14306.

 

  原文链接: https://besjournal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111/1365-2435.14306.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