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类招生符合规律
[发布日期:2017-05-08 点击数:

继清华大学宣布所有本科专业开启大类招生后,今年,人大、北航、北科大等多所高校也将通过“大类招生+入校分流”、降低转专业门槛、强化辅修等方式,让学生选择真正感兴趣的专业。这对于众多学子而言,无疑是个好事情。

考大学,是人生中十分关键的一步。尤其专业的选择,往往会决定一个人此后的成长路径。但按照以往的招生规定,填报志愿要精确到专业。很多考生由于对专业选择不太了解,缺乏对未来职业的规划,填报志愿或者存在不小随意性,或者完全按照父母意愿。如此一来,很多在校大学生所学专业,并非他们志愿所在。在调换专业不方便的情况下,有学生在不喜欢的专业中,难以激发学习兴趣。

让学生选择真正感兴趣的专业,无疑更加符合人才培养规律。二次选择中“降低转专业门槛”,本身就是一种人才培养现代理念的体现,也是现代人才培养理念的落地实践。它具有多层次的现实意义,既在于创造条件,让学生做出更加适合自己的选择,也在于恰当地调整了“宽进”与“严出”的关系。施行大类招生,淡化专业细分,有利于素质教育土壤的形成。

然而,大类招生机制可能存在的“副作用”也是显而易见的。有人担心,如果大学生为就业计,都选择热门专业,避开冷门专业,那“一个人的毕业照”是否会多次上演?这也提醒我们,尊重人才兴趣,既需要机制保证,更需要培养起“360行,行行出状元”的社会文化土壤。

来源:《北京日报》20174193

作者:马进彪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