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党校简介
党校动态
干部培训
党员培训
入党培训
优秀楷模
学习园地
网上报名
干部在线学习
留言簿
□ 站 内 搜 索 □
请输入查询的关键词:


标题查询内容查询


略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内涵和特征
发布时间: 2008-11-05 12:00:00 被阅览数:次 来源: 党校
文字 〖 自动滚屏(右键暂停)

王 强
  摘 要: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一种发达的制度文明,也是一种行为规范文明,又是一种程序化文明,同历史上任何剥削阶级占统治地位的社会的政治文明相比较,有着本质的区别,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最高形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三个显著特征。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把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1]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提出来,必将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对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政治文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把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提出来,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作了许多精辟的阐述,开拓了马克思主义文明观的新境界,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整体文明中的具体形态,凸现了当代中国政治文明的根本特征,必将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对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一、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一个创新的概念
政治文明,是指人类社会政治生活的进步状态。从静态的角度看,它是人类社会政治进程中取得的全部成果;从动态的角度看,它是人类社会政治进化发展的具体过程。政治文明包括政治意识文明、政治制度文明和政治行为文明三个组成部分,是由这三个部分构成的有机整体。政治文明的提法,早在1844年马克思就使用了。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有一段经典的论述,指出文明的结构也应分为三个部分,即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作为社会文明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不能被随意删除或刻意回避。江泽民同志的贡献,在于第一次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新概念。这是对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理论的创新和发展。
按照恩格斯的观点,人类社会进入文明时代是以社会生产发展到一定阶段为基础的。阶级和国家的出现,标志着人类政治文明的开始,即人类社会进入了有组织的政治活动状态。但是,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专制制度下的政治文明表现出赤裸裸的阶级压迫,是与不平等、不公正、不自由相连的。因而,它还不是一种真正合理的政治文明。
人类政治文明的重大进步是西方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的建立。以文艺复兴为先导,西方资产阶级按照洛克和卢梭的人民主权论、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学说和密尔的代议制理论,建立起一整套资产阶级民主制度。但是,资产阶级一旦取得自己的政治统治后,就把民主作为本阶级的专利,不再给予劳动人民。它维护的是资产阶级的政治统治。因此,西方资产阶级民主依然是不合理、不公正的政治文明。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为人类政治文明开辟了新的历史纪元。社会主义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确立了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政治统治,实现了绝大多数人的完全新型的民主。在政治文明的制度变革上,社会主义否定了人剥削人、人压迫人的政治制度,使被剥削、被奴役的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群众上升到了主人翁的地位,使人类政治文明的制度形态推进到了更高的层次;在政治文明的价值选择上,社会主义否定了崇尚强权、维护剥削、张扬两极分化的政治理念,以社会公正、社会平等、社会共同富裕的鲜明价值倾向,使人类政治文明的价值选择趋向于表现社会进步和时代要求;在政治文明的利益整合上,社会主义否定了私有制的合理性,建立了社会主义公有制在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前提下,使社会成员平等参与社会总体资源的利用与分配,维护和增进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在政治文明的主体地位上,社会主义否定了社会政治生活中少数人对多数人的专政;在政治文明的发展趋势上,社会主义以对旧的政治原则和政治运行格局的极大批判勇气,以对新的政治文明构成的极大创造精神,证明和展示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远大发展前景。
二、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基本内涵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一种新型的、为绝大多数人享有的、本质上是人民民主的政治文明。它是一种发达的制度文明,也是一种行为规范文明,又是一种程序化文明,同历史上任何剥削阶级占统治地位的社会的政治文明相比较,有着本质的区别,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最高形态。所以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本质也就决定了现代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基本内涵。
(
)政治民主化。政治民主化,就是使政治日益为人民群众所享有和运用,人民群众真正成为国家和社会的主人,通过各种途径和方法参与对国家事务、经济、文化和社会事务的管理,其核心就是依法逐步扩大政治参与。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民主作为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内在属性和重要特征,从逻辑上决定了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既是我们的根本目标和战略任务,也是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可以这样讲,没有社会主义民主,也就没有社会主义的政治文明。要建设社会主义民主,使政治民主化,必须从中国国情出发,坚持走自己的路,逐步实现民主的制度化和法律化,不断完善我国的多项民主制度和运行机制,在共产党的领导下,真正支持人民群众当家作主,实现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
(
)政治公开化。就是增强政治生活的清晰度和透明度,彻底杜绝政治的封闭性和神秘色彩,除涉及国家机密和国防机密外,大量的政治活动,都应尽可能地公开,消除因政治过程中程序上、技术上和地域上的限制,使广大人民群众能够更好地了解政治过程,更好地知政、议政和参政。没有政治的公开化,就很难保证政治民主化,政治清廉也会受到影响,社会主义的政治文明也就无从谈起。
(
)政治法治化。法治是现代化社会的组织形式和治理国家的方略,作为人类社会进步和文明的标志,是衡量一个社会是否现代化的重要参数。实现政治的法治化,就是要真正根据法治精神和法治原则,构筑建立在尊重人的人格、尊严、自由、进取精神和合理要求上的法律体系。明确政治主体的法律地位和作用,规定各种政治关系,规范各种政治行为,保证各种政治制度依法运行,避免任何形式的随意性。不断强化政治主体的法律意识,形成良好的法治社会环境。
(
)政治科学化。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历史已经说明,政治民主化与政治科学化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没有政治的民主化,就不会有政治的科学化;同样,没有政治的科学化,政治的民主化也会走向邪路。政治民主化解决人民当家做主的问题,解决少数服从多数的问题,但多数并不是绝对合理和正确,因而必须使政治科学化,解决科学决策、科学管理的问题,建立科学的政治决策机构、程序和方法,吸收和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力求最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尽量避免随意性和主观性。
(
)政治高效化。就是政治主体,特别是国家、政府和政党等政治主体有较高的能力、能量,从时效、适效、实效等几个方面能够适应瞬息万变的国内外形势,能够把握利用每一个时机进行调整和创新。以政治的高效能促使广大社会成员政治效能感的增强,进而介入政治过程,促进政治民主化的进程。
(
)政治清廉化。就是建立、健全政治权力的制约、监督机制,通过阳光工程,对政治权力实行严密有效的监控和制约,遏制和消除一切政治权力异化和腐败现象,实现政治权力主体(派生意义上的)清正廉洁,从而树立其在全社会的良好形象,增强社会公众对政治体系的认同和支持,提高全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巩固政治制度的阶级基础,从而使社会主义国家长治久安。
(
)政治文化世俗化。政治文化世俗化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狭义论者认为,它是砸碎神学枷锁的精神解放,是政治文化非圣灵化和尘世化;广义论者则认为,它是指包括反神学精神在内的宽泛概念,即它是在扬弃传统政治文化的基础上建构起来的民主化和法理化的政治文化。世俗化意味着政治文化具备了科学性、参与性、开放性和进步性。它一旦形成系统的精神现象,就会指导与整合政治发展模式与目标模式,铸造政治制度、政治体制的运行模式,调适政治关系,塑造和培养现代政治人。为了保证中国政治文化始终具有健康的趋势,应当建构政治意识的核心价值体系,并通过政治社会化,形成共同的价值取向、规范体系和行为准则,渗透到社会各个领域,真正发挥导向、规范作用,使政治文明具有重要的精神支柱和核心灵魂。
三、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鲜明特征
政治文明由于植根于不同的生产力条件、阶级关系和文化传统中,因而具有较强的阶级性、地域性和民族性。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有着完全不同于其他政治文明形态的本质特征。党的十六大报告对政治文明的核心––民主政治的阐述十分深刻,强调指出: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优势。这是对社会主义运动发展到今天的一个科学总结。这当中不仅包括对当今不同属性的政治文明的比较和分析,同时,也蕴含着对多样化和曲折性发展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考察和透视。民主政治和政治文明依赖于这三大支柱的支撑,三大支柱内在的统一性也必然决定着现代政治文明的发展水平。
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根本保障。政党政治是现代政治文明的重要标志。但是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和资本主义政治文明不同,不能实行多党轮流执政的制度,只能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制度。因为,中国共产党是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起来的政党。它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作为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代表的中国共产党,通过政治、思想和组织的领导对依法治国进行引导和指导。党的领导有利于保证立法和决策更好地体现人民的意志;党能够组织和领导政府遵守、执行法律,寻求和建构监督机制,强化党和政府的自我完善能力,促进人民民主的实现。可见,党是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重要支柱,只有党才能把全体人民的意志和力量凝聚起来,为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提供切实的保障,保证依法治国的正确方向并使其得到切实有效的贯彻落实。
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核心和本质要求。在政治文明的价值选择上,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否定了延续几千年的崇尚和维护少数人特权和强权的政治理念,以社会公正、平等为鲜明价值导向,使人类(下转第39页)(上接第38页)政治文明的价值选择达到了更高的水平。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当家作主是党的先进性的体现和要求。中国共产党执政,就是要领导和支持人民当家作主,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群众依法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维护和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如果背离了这一点,党就失去了其先进性和生命力。人民当家作主也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实质内涵。社会主义民主作为一种国家制度,是法治的政治前提、强大动力和价值准则;社会主义民主作为一种公共决策机制,有利于提高立法的质量;社会主义民主还有助于公民法律意识的养成和对国家权力形成有效的监督。宪法和法律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相统一的体现。依法治国的目的在于通过科学合理的制度建设、制度设计、制度安排和制度运行,使政治资源按照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方向进行合理配置,保证人民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权利的全面实现,特别是保证人民充分行使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权利。如果背离了这一点,社会主义法治就失去了其本质属性和基本精神。
依法治国是我们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集中体现。依法治国这一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党基于对社会发展状况的正确判断而总结出的治国、执政之策。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依法治国与坚持党的领导和人民当家作主在根本上是一致的。法治是党的领导和人民民主的重要体现和实现方式。一方面,依法治国是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的有力保障,它可以使党的政策具有更高的权威性、更强的稳定性、更明确的规范性和可操作性,并为党的领导提供了更顺畅的实现机制。依法治国保证着党的领导核心地位,保证着党和国家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实施,保证着党的领导的巩固和完善,保证着权力的正确运用和领导活动的科学化。另一方面,具有国家强制力的法,也对任何政党和社会组织的活动具有一定的制约作用,任何政党和社会组织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党的领导只有纳入法治的轨道才能避免陷入人治的泥潭。法治可以确立民主的地位、体制和基本原则,可以确认和保障人民的权利,可以规制国家权力及其行使,可以使民主的发展与社会生活条件更相适应。民主不仅是一种作风、一种手段,也是一项目标、一种制度化的要求。民主只有在党的领导下选择法治的道路,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的积极作用。所以,我们党特别强调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强调不允许任何组织和个人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强调以健全的政治运行机制确保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


上两条同类新闻:

后台管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