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我校牵头承担的“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典型脆弱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重点专项“西南高山峡谷区水土流失综合防治技术与示范”项目启动暨实施方案论证会在京召开,会议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校长安黎哲、副校长张志强、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魏辅文院士、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一级巡视员李世东,以及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和水利部国际合作与科技司有关领导出席会议。
安黎哲在致辞中指出,北京林业大学为我国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学科的创建做出重要贡献,始终以服务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推动绿色发展为目标导向。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建设与发展,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学科在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领域一直占据领先地位,始终是我国水土保持建设新理念的倡导者、新技术的开创者,在华北土石山区、黄土高原、西北风沙区获得了一系列突破性成果,为我国水土流失治理做出了重要贡献。西南高山峡谷区由于脆弱的生态环境也面临着日益严重的水土流失威胁,加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促进当地民族经济协同发展已迫在眉睫。“西南高山峡谷区水土流失综合防治技术与示范”项目,将为突破西南高山峡谷区水土流失治理技术瓶颈、创新高山峡谷区水土保持基础理论与实践提供重要支持。他强调,项目团队要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确保高质量完成研究任务,为解决西南高山峡谷区水土流失问题,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贡献北林科技力量。
会议听取了项目负责人周金星教授关于项目整体实施方案和各课题负责人关于课题实施方案的汇报。以魏辅文院士为组长的项目咨询专家组,对项目及课题的实施方案进行了咨询,并就项目实施过程中的整体协调推进、任务节点把控、考核指标完成和经费使用等问题提出了具体建议。
会议由科技处相关负责人主持,项目承担单位负责人、项目负责人、课题负责人、项目组成员及相关领域专家100余人参与会议。
据悉,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典型脆弱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重点专项“西南高山峡谷区水土流失综合防治技术与示范”项目执行期5年,共设5个课题,由北京林业大学牵头,联合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中国地质科学院、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监测中心、西南大学、四川农业大学、西南林业大学、西藏农牧学院等行业内十家优势单位共同执行。预期将揭示西南高山峡谷区水土流失分异、演变规律及关键驱动机制,阐明水土流失对冻融、岩溶等多营力复合作用与农业种植模式的响应机制,研发土壤侵蚀优化模型和智慧水土保持监测技术,构建水土流失治理与生态产业技术模式,为西南高山峡谷区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建设与乡村振兴提供科技支撑及县域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