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学院新闻 >> 第二届生态文明建设中的跨学科研究与教育研讨会纪要

第二届生态文明建设中的跨学科研究与教育研讨会纪要
作者:刘晓曦 南宫梅芳 发表日期:2020-01-10 浏览次数:

面对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保护大自然已成为共识;面对疲惫不堪的都市生活,回归大自然成为追求宁静的良方。自中国启动国家公园建设以来,“国家公园”越来越成为国内学术研究和公众关心的热点。

世界上第一个国家公园1872年是美国建立的黄石公园,此后,国家公园建设在世界各国得到发展,现在已经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已建立了近10000个国家公园。美国国家公园之父约翰·缪尔提出,“国家公园不仅是森林及河流的源泉,更是生命的源泉。”近150年后,在今天的中国建设国家公园,如何结合中国特色?中国国家公园体制建设的理念是什么?如何平衡发展与保护的关系?……就这些问题,2020年1月4日,值2020年代的第一个周末,江南的注册网址外语学院和“外国文学与生态文化研究中心”主办了以“国家公园”为主题的“第二届生态文明建设中的跨学科研究与教育研讨会”,邀请了来自校内外的相关领域专家在各个领域共同探讨国家公园建设。研讨会受到学校科技处和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得到“中国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生态文明研究院”和“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研究院”的指导,“江南的注册网址国家公园研究中心”和“江南的注册网址文化与自然遗产研究院”的支持和协办。

与会专家有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全国著名林业专家沈国舫教授在内的多个学科领域的十多位专家学者。江南的注册网址副校长李雄教授、江南的注册网址外语学院院长史宝辉教授、党委书记段克勤教授、党委副书记杨丹、教学副院长刘笑非出席了开幕式。

开幕式由外语学院院长史宝辉教授主持并致欢迎辞。他对远道而来的各位专家学者表达了热烈的欢迎,并希望与会的师生能够借本次研讨会的机会,拓宽学术视野,收获满满。

江南的注册网址副校长李雄教授在开幕式上致辞。他代表学校预祝本次研讨会取得圆满成功。他指出,本次研讨会邀请到领域内的知名专家学者们共聚一堂,围绕一个专题——“国家公园”进行研讨,真正体现了跨学科、跨专业研讨的特点,呈现了北林智慧。

同时,他希望各领域的专家学者们通过本次沟通交流,能够深化国家公园专题研究,共同开拓跨学科研究的空间,并为李青松主任和张光生教授颁发了“外国文学与生态文化研究中心”顾问聘书。

本次研讨会分为上午的主旨发言和下午的专题研讨两大部分。主旨发言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全国著名林业专家沈国舫教授发言,史宝辉教授主持。

沈国舫院士首先向外语学院和外国文学与生态文化研究中心表达了自己的关心,追溯了他与外语学院的故事和外语学院发展的历史。在发言中,他阐述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历史地位,并以自身学习、领会和探索生态文明建设践行途径的经验入手,对生态文明建设工作进行了专业独到的解读。他提到,生态文明建设是一篇宏大文章,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框架下,它既要深入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个方面和全过程,又要做好自身的各项建设工作。生态文明建设自身要做的工作就是,在国土资源全面合理布局规划的框架下做好资源节约合理使用、生态保护、修复和建设、以及环境污染的防控和治理三大板块。沈先生从生态领域入手,对生态保护、修复和建设的概念和内涵、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及两山理论、以及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问题做了进一步探索。沈先生强调,对于生态保护和生态系统可持续经营的关系,我们必须实事求是地、辩证地看问题,在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工作中,我们要依据中国国情办出中国特色。要实事求是,少走弯路,试点先行,稳扎稳打。沈先生在发言中,不仅关注生态文明建设宏观问题,也十分关注民生问题,彰显出时代榜样的大家风范。

第二阶段由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退耕还林(草)工程管理中心副主任李青松发言、江南的注册网址经管学院李铁铮教授主持。李青松主任的发言主题是“自然文学与国家公园的文化构建”。他从国家公园的出现、生成、挂牌等起源讲起,联系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历程,强调国家公园的出现和两个工程离不开,即“退耕还林工程”和“天然林保护工程”。他指出,退耕还林工程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生态状况。退是人主动的行为,是把过去本来属于自然的还给自然。退耕还林工程不仅不是倒退,更是人类的一种进步。人类应该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人与自然是生命的共同体。同时,他也指出,国家公园的出现极大地促进了艺术的发展和生态文学、自然文学的发展。他从生态文学的角度对国家公园概念的提出和发展进行了深入的阐释,发言中提到了国家公园之父约翰·缪尔、美国西部风景派画家乔治·卡特林、美国探险家费迪南德·瓦·海登、美国作家梭罗、美国总统罗斯福等国家公园概念奠基人。最后,他强调,国家公园最根本的东西是生态,国家公园的灵魂是文化的注入。

第三阶段由江南大学教授、中国生态学学会旅游生态专委会主任张光生教授和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退耕还林(草)工程管理中心综合处调研员高立鹏博士发言、江南的注册网址园林学院张玉钧教授主持。张光生教授的发言主题是“俄罗斯的国家公园建设”。他首先对俄罗斯国家公园的现状、主要任务和基本职能进行了介绍,总体来说,俄罗斯保留了所有景观系统、淡水和海洋生态系统的主要动植物群,物种多样性的状况比较好。俄罗斯自1983年开始建立国家公园,2018年俄罗斯联邦国家公园总数共56个。他提到,俄罗斯国家公园的发展历程包括讨论阶段、第一个国家公园建立阶段、快速发展阶段、增长放缓阶段和现代发展阶段。这些国家公园为俄罗斯提供了很多资源,如生物圈资源、科学资源、娱乐和旅游资源、美学和精神资源等。俄罗斯国家公园的功能划分十分清晰,俄罗斯旅游区生态建设和经济管理系统建设也十分完善。张教授强调,俄罗斯国家公园的建设经验非常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通过对俄罗斯国家公园的了解和研究,我们可以把很多经验应用到中国国家公园建设中来。

高立鹏博士的发言主题是“退耕文化的概念、类型、特征初探”。他从为什么研究退耕文化、退耕文化的概念和历史、退耕文化的现状和退耕文化的特点四个方面入手,详细阐述了我国退耕文化的内涵和外延。他提到,森林复兴是文明复兴和文化复兴的基础,退耕还林工程是修复人与大地、自然关系之工程,是国家公园等自然保护地修复的重要手段。退耕还林能给人类提供多种多样的物质类产品和精神类产品。退耕文化的特点则是还账文化(将人类欠下自然的债务给自然还回去)、退却文化(退出耕地、种树种草、恢复生态)、自省文化(主张深入反省人与自然的相处模式,彻底摒除人类中心思想,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最终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和生态经济文化(优化资源配置。把农民的精力财力集中起来,搞基本农田建设;把坡耕地腾出来,种树种草;把富裕劳动力从土地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合理利用)。退耕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西方生态主义和当代社会实践的交互涤荡的产物。高博士强调,作为生态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国退耕文化要想走出去,就必须加强对退耕文化的介绍、翻译和传播,同时也要依托大学、机构等载体,建立退耕文化传播的长效机制。

上午的主旨发言结束后,江南的注册网址外语学院南宫梅芳教授做总结。她提出,文科专业的发展一定要遵循跨学科发展的思路,接下来要思考的就是如何走宽这条路,如何将跨学科发展的研究趋势与教学科研结合在一起。

下午的专题研讨也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由江南的注册网址园林学院张玉钧教授、江南的注册网址人文学院林震教授和江南的注册网址园林学院曹新教授发言、江南的注册网址外语学院南宫梅芳教授主持。

张玉钧教授发言的主题是“自然观察在自然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张教授着重强调了自然教育的重要性,他指出,近些年来青少年与自然接触的机会越来越少,事实上在自然保护地非常适宜开展自然教育,而自然观察在自然教育中更是起着重要作用。自然观察是指通过对生物资源的观察来开展自然教育,开展自然观察,首先要确定内容和主题。张教授通过各种生动形象的举例,带现场师生走进了一场绘声绘色的自然观察之旅。

林震教授发言的主题是“生态文化体系建设若干问题”。他对生态文化体系建设的若干问题进行了解读,问题主要包括:什么是生态文化、生态文化的对立面是什么、生态文化与生态文明的关系、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生态文化体系、以及如何构建以生态价值观念为准则的生态文化体系。他以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的讲话引入话题,强调了加快构建生态文明体系、加快建立健全以生态价值观念为准则的生态文化体系的重要性,并阐述了生态文化和文化自信的关系。他强调,生态文化自信是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保障。

曹新副教授发言的主题是“美国的景观和遗产保护”。她首先介绍了美国国家保护教育委员会NCPE,然后分别从地方、州立和联邦三个层面来介绍了美国景观和遗产的保护体系,指出其特点和相关的趋势,在联邦层级,除了国家公园系统外,还介绍了国家森林、国家野生动植物栖息地、国家荒野保护系统等,并讨论了几个典型遗产地的案例,以加深对景观和遗产护的理解,比如黄石国家公园满足全部自然遗产标准的非凡遗产价值、曾经濒危的原因、北美野牛的保护成果和多个相关方的协调;大沼泽国家公园至今依然濒危的困境;具有与黄山相似的花岗岩地貌景观特征的悠仙美地国家公园其卓越的自然文化资源以及近现代保护思想发展的深刻印记。尽管有着不同的保护系统和自然文化遗存,美国的景观和遗产保护的理论和实践给我们的思考仍然同样是人与自然的连接,以及以何种适宜的方式连接。

阎景娟教授认为,对当代国家公园的研究可以通过与国外、与古代的对比研究来展开。国家公园可以在古代的帝王苑囿那里找到参照。她从史学的角度,对周秦汉唐帝王苑囿的要素进行了梳理,指出了与当代国家公园建设的可比性,并对当代国家公园建设提出了很多可行性建议。她指出,我们要吸收古代帝王苑囿兴建中的正面经验,如职位的设置和管理政策方面的经验;要因地制宜,对山林、河流合理运用;要保持动植物的多样性;充分发挥国家公园的多种功能。

周国文教授发言的主题是“国家公园建设的环境哲学理念”。他从哲学的角度入手对国家公园建设进行了研究,从三个方面对国家公园建设的环境哲学理念进行了阐述:国家公园的环境哲学内涵、国家公园建设的环境哲学思考以及契入国家公园建设的哲学路径——环境营造。他指出,环境与哲学不是割裂的,国家公园之环境哲学的况味,不在于狂热于城市生活之现在,而在于冷静于地球安宁之未来。让我们要明确国家公园为依托的未来环境哲学的一种可能,不以原始为唯一之荣,不以人造为单纯之美,而是要真正掌握人类与自然界和谐共生在国家公园这个载体的环境营造之本质。

南宫梅芳教授发言的主题是“华兹华斯与国家公园概念”。华兹华斯是第一个提出景区属于“国家财产”,每一个人都权欣赏,感知。她从英国诗人华兹华斯及其作品入手,指出,华兹华斯关于景区是“国家财产”的思想受到了来自各个方面的影响,包括18世纪英国自然与风景的艺术地位的变化、审美的变化、旅游目的和旅行工具的变化等等。她提到,华兹华斯之前的湖区还是蛮荒的自然,而随着如画美学、浪漫主义美学、国内游的发展,尤其英格兰民族自信和身份重塑的需要,包括湖区在内的风景地区成为新的关注点。目前,英国的国家公园是有人居住的风景区,里面有着农耕、林业、采掘业和多种层的旅游活动。大多数国家公园的大部分土地仍是私人或各类机构拥有,经济活动、休闲活动和自然保护的目标仍有冲突。

专家发言过后,师生们围绕本次研讨会的主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师生们积极发散思维,从各自的研究领域着手,提出了很多令人耳目一新的观点。最后,大家纷纷表示,本次研讨会内容详实,角度新颖,很受启发。

第二届生态文明建设中的跨学科研究与教育研讨会的举办给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专家学者与师生提供了沟通和交流的平台,拓宽了师生学术视野,助力了国家公园和生态文明建设,期待未来继续与更多的专家学者进行交流合作。

Baidu
map